昨日凌晨3时30分许,“大运河申遗中国行”志愿者一行10余人返回洛阳。由本报发起的“大运河申遗中国行”大型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一条大河,奔流不息。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等8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历经2000余年的洗礼,部分河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
为助力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上月20日起,本报联合市文物管理局组织了“大运河申遗中国行”大型采访活动。
一路向南——历时30天,走访16座城市,行程约3600公里,我们南下追寻大运河的足迹;
一路走来——我们深深体会了洛水的悠长、黄河的沧桑、淮河的不羁、长江的壮阔、钱塘江的潮涌以及甬江入海的激情和梦想。
在此期间,本报通过开设“大运河申遗中国行”专版,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大运河与16个流经城市的历史渊源,全面展现了大运河沿岸的新姿。同时,洛阳网、河图网、洛阳日报官方微博也开设专栏,报道了此次活动。
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我市共有两处遗址点成为“立即列入项目”,它们分别为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另外,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洛河隋唐洛阳城段被确定为“后续列入项目”。
本次活动总冠名为洛阳大唐官窑瓷业有限公司,总赞助为洛阳赤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洛阳日报编辑部、洛阳网、河图网、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承办,河南宏进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洛阳牡丹(集团)开发有限公司协办。本次活动还得到了洛阳真不同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平乐正骨学校、洛阳神州眼科医院、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记者 姜春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