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尊崇显赫,遗迹名胜星罗棋布,高僧大德著述颇丰。《佛在洛阳》根据历史记载,归纳专家学者的成果,整理出佛学在洛阳孕育、滥觞、发展的走势和轮廓,彰显洛阳的灿烂文明,今起连载,敬请关注。
洛阳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尊崇显赫,遗迹名胜星罗棋布,高僧大德著述颇丰。《佛在洛阳》根据历史记载,归纳专家学者的成果,整理出佛学在洛阳孕育、滥觞、发展的走势和轮廓,彰显洛阳的灿烂文明,今起连载,敬请关注。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话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始有人类活动;自从伏羲于黄河得“河图”,始现文明曙光;自从大禹于洛水得“洛书”,始有国家雏形;启建夏,始有商、周继往开来。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号“中土”“中国”,为夏、商、周三代之居。东周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天子号令不灵,诸侯坐大,各行其是,今天你虏我百姓,明天我占你城池,狼烟四起,刀光剑影,生灵涂炭,正所谓“春秋无义战”。但在这个时期,中国思想学术界空前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肩扛帅旗的有两位:一位是在洛阳任东周柱下史(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著《道德经》的老子,他后被道家奉为“始祖”;一位是曾拜老子为师、四处游说“克己复礼”的孔子,他被儒家尊为“万世师表”。
世界真奇妙,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即公元前6世纪,中国西南方的天竺(印度)亦诞生一位伟人,他叫乔达摩·悉达多。他看到人世间的种种不平现象和痛苦,苦苦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途径。他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却视王位和荣华富贵为粪土。他有妻有子,却出家寻师问道,再也没有回来。(后佛教徒被称为“出家人”,便由此而来)他历经磨难,抵御了种种诱惑,终于在毕钵罗树(后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菩提是觉、智的意思)下觉悟。他创立了佛教,其宣扬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之说给人以精神寄托,受到大众的追捧,他被后人尊为“释迦牟尼”,“释迦”是他所在的部族名,“牟尼”的意思是“仁、儒、忍、寂”,总称为“释迦族的圣者”。
悉达多太子成为佛陀的经历被后人编撰为“佛本生故事”,广为流传。洛阳龙门古阳洞就刻有佛本生故事浮雕,共11图,即乘象入胎、树下诞生、七步生莲、九龙灌顶、立为太子、山林之思、遣散仆马、苦修成道等,当然,这个佛本生故事已被美化、神化,深邃莫测,光彩照人。
乘象入胎说的是,净饭王的摩耶王后梦到一头白象鼻卷莲花,抚摩她的右腋。净饭王请来64位有学问的婆罗门解梦,婆罗门说:“大王啊,您不久就会得到一个儿子。”
树下诞生说的是,摩耶王后在蓝毗尼花园观景,不知不觉走到一株花朵盛开的娑罗树下。她攀着树枝,突然感到腹痛,侍女立即为她挂起帷幕,她在树下生下儿子悉达多。
七步生莲说的是,悉达多非同凡俗,诞生后顷刻间便成为高大的成人,每走一步,脚印便变成一朵莲花。
九龙灌顶说的是,悉达多出生后便飞来九条龙为之灌顶。灌顶,佛教的一种仪式,即用圣水洒头顶。
山林之思说的是,净饭王在举行耕种仪式时,看到悉达多太子在一棵阎浮树下端坐入定,若有所思。风起,周围的大树都在摇晃,独太子头顶树冠纹丝不动。为转移太子的山林之思,净饭王为太子选了天生丽质的美女耶输陀罗为妃,但太子寻求解脱人生痛苦、身体力行做苦行者的决心已定。
苦修成道说的是,悉达多独自走到菩提树下,发誓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这时天空晴朗,微风轻拂,山鸟无声。他澄清思维,再次入定,击退了种种诱惑,终于成佛。这年,他35岁。
佛教认为,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分为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南赡部洲。其中,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而震旦(中国)正处于南赡部洲,因在天竺国之东,被称为“东土”。
按照佛教的说法,佛祖曾说过:“我今有三藏真经,《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永传东土,劝化众生。”佛祖金口玉言,从此,风尘仆仆到中国传法的天竺高僧络绎不绝,风餐露宿到西天取经的中国僧众不乏其人,佛教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交融,佛风东渐已势在必行。(徐晓帆 司一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