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洛阳书坛,高福唐颇有盛名。他饱读诗书,学问、人品皆出众,却拒绝出仕,甘愿教书育人,清贫一生。对于书法,他虽称“并非己所好”,仍终日临池不辍,晚年更自创质朴浑厚的“高体”,正可谓字如其人,不拘一格,又别具一格。
别具一格的书法
高福唐诗稿
别出心裁创“高体”
前几天,我在采访擅长书画评论的洛阳文史学者董高生先生时,他告诉我,民国洛阳书坛有“三驾马车”,即并驾齐驱的三个重量级人物,分别为林东郊、高福唐和李振九。林东郊是晚清进士,高福唐是晚清举人,李振九是晚清秀才。
“他们的‘学历’不同,书法也各有千秋。相比之下,高福唐最有创新精神,书法风格最为独特。”董先生说。
无独有偶,白河书斋主人晁会元先生也对高福唐有很高的评价:“他学问出众,中了举人,却不愿出任官职受拘束,宁可一辈子教书育人。在书法上,他求新求变,不落俗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高体’风格。”
晁先生收藏了多幅高福唐的书法精品,还有诗稿一册。据他介绍,高福唐自幼临碑习帖,终日不辍。其书法刚柔相济、笔力苍劲,出自魏碑、颜书,后来也学蔡邕(东汉书法家)、黄山谷(即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晚年更别出心裁,自创了质朴浑厚、个性张扬的“高体”书法。起初曾有人因此讥讽他为“山村野人”,高福唐并不在意。他的性格本就率直奔放,现在创造“高体”书法,可谓相得益彰。
事实上,早在中年时,高福唐的书法已颇有盛名。人们排队上门求字,不论是碑碣、墓志,还是匾额、寿屏,他都来者不拒。也正因此,他的墨宝流传下来了很多,一度“卖不上价”。2004年,洛阳民俗博物馆展出了一批高福唐的墨宝,引起了专家和收藏界的重视。
出人意料的是,虽然自己的书法备受时人推崇,高福唐却认为这“并非己所好”。清光绪年间,他曾被选为国史馆誊录,对这个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岗位,高福唐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整天埋头抄抄写写,哪有做学问有意思?这俸禄不拿也罢!
那么,高福唐不重书法重什么呢?晚年时,他曾进行自我总结,认为一生所重,人格第一,古文次之,书第三,诗第四。确实,除了书法,他的人品学问、诗书文章也十分出众。
贤名远播育“桃李”
高福唐是洛阳掘山(在今偃师庞村)人,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3年。他名祐,字福唐,祖上多为饱读诗书的私塾先生,到其父亲一代还是。幼承家训,高福唐小小年纪就显出了聪颖好学的一面。
少年时,高福唐受业于岁贡生杨伯峰。杨伯峰是孟津人,能被选为岁贡生入国子监读书,可见他也是饱学之士。更难得的是,杨伯峰人很好,教学尽心,对刻苦好学的高福唐尤为器重。
当时高福唐家境贫寒,经常饿着肚子读书。杨伯峰怕他因此辍学,特意给他的父亲写信,称高福唐的学习生活,家人不必担心,自己愿一力承担。甚至高福唐的祖母去世,家中无钱安葬,也是杨伯峰出资相助的。他还劝高福唐不要太伤心,要好好读书,以告慰老人在天之灵。
高福唐对恩师万分感激,却无以为报,只有更加刻苦读书,很快就崭露头角,“学问已得郡城第一”。20岁那年,满怀雄心壮志的他又与好友前往开封,到明道书院进一步深造。在这里,他的视野开阔起来,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数年后,看到时局不稳,乱象丛生,他决定不再走仕途,而是返回洛阳,像父亲及恩师杨伯峰那样,走教书育人之路。
1898年戊戌变法后,国家废私学、兴学堂,高福唐在当时的登封、临汝、禹县等地教书治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到了民国时期,他虽是一介布衣,却贤名远播。在洛阳才子许鼎臣、周维新等人的推荐下,当政者屡次请他出仕,他都拒绝了。
一生清贫著“史诗”
教书为业,使高福唐有大量的时间做学问。他饱读诗书,醉心古文,对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十分痴迷,对司马迁的《史记》更是熟读成诵。在理学、易学等方面,他也颇有研究。
然而,身处大转折、大动荡的历史时期,高福唐不走仕途,而是潜心治学、教书育人,难免饱尝生活之苦。很多时候,由于生源不足,收入微薄,他和家人连米粥也喝不上,只能以野菜充饥。“对面枯腹事手口,老去渐觉续愤平。当秋采藜藿,经冬不糁羹。”“耕牛屠完腹仍雷,称贷无奈邻如洗。计穷罗掘雀鼠尽,娘割怀抱爷弃子。”……在他留下的数百首诗中,《洛阳道》《孟津行》《旱灾行》《捕蝗》等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大量描写,思想深刻,见解独到,颇有杜甫之风。“我收藏有高福唐诗稿一册,其中收录了200余首诗。可以说,他的诗具有史诗的价值。”晁先生说。
难能可贵的是,在那天灾不断、战乱频仍的年代,高福唐身处困境,仍怀忧国忧民之心。他在《庚申行》一诗的序中写道:“万端千绪,触目伤怀,不时为穷途之哭,何处洒一腔之血?”好友许鼎臣组织成立“洛阳救灾会”,号召社会各界救助灾民,高福唐也参与进来,对灾民全力相助。
同时他也乐于帮助后学。比如当时成立“洛阳国学研究会”“洛阳诗社”等,高福唐都大力支持,他以自己出众的人品和学识,感染和扶持了许多年轻人。20世纪30年代,他还参与了民国《洛阳县志》的编纂工作,被分配写《人物志》。虽然因为时局动荡,《人物志》杀青后未及印刷,好在高福唐用正楷小字写的底稿被保存了下来,并由其后人珍藏。
“很多人知道高福唐擅长书法,却不知道他还喜欢藏书和作画。不过他的画作较少,流传不广。”晁先生说,近年来,洛阳周边又发现一些高福唐所题的匾额,匾文旁通常有题跋,这是他题匾的一大特色。
1955年,集诗、书、画于一身的饱学之士高福唐病故,享年73岁。不过,他别具一格的书法艺术并未因此消失。比如老城青年宫广场上气势恢宏的“青年宫”三个字,就是其弟子宋仁杰先生的榜书。宋先生今年已88岁高龄,每天早上仍临池不辍,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人们仍可觅得一代名家高福唐的神韵。(张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