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忧愤而死
然而,一切很快就变味了,君臣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京后,刘幽求先是遭到了左仆射崔湜(shí)等同僚的忌妒,“救时宰相”姚崇、“伴食宰相”卢怀慎更是在玄宗耳边吹风,提出“不用功臣”的建议。这招儿最狠,直击所有君王的软肋:谁不怕臣子“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地位?李隆基顺势收回刘幽求的宰相实权,将他安置在太子太保和监修国史的虚位上。
刘幽求对此当然有情绪。他是喜怒皆形于色的直性子,不善掩饰,很快就被人抓到了把柄。他曾借诗抒怀,写到:“心为明时尽,君门尚不容。田园迷径路,归去欲何从?”姚崇借机弹劾刘幽求,说他“郁怏于散职,兼有怨言”,于是,刘幽求被贬为睦州刺史,岁余又迁杭州刺史,三年再转桂阳刺史……公元715年,曾为大唐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幽求在贬谪途中“愤恚(huì)而卒”,时年61岁。伴君向来如伴虎,劳苦功高又如何?此时再看皇家赐给他的免死铁券,简直就是一种讽刺。
玄宗在刘幽求死后却想起他以往的好处,赐其为礼部尚书,谥曰文献,公元718年又下诏让他配享睿宗庙庭。
毛泽东在读《旧唐书》时,曾评价刘幽求“能伸不能屈”,心胸太狭窄。那么,如果刘幽求不是忧愤而死,是不是还能熬到枯木逢春那一天,等到玄宗回心转意?这些都已不可知了。
刘幽求死后被葬于北邙。今孟津县送庄镇凤台村有一冢,人称凤凰台,相传就是刘幽求墓所在地。前段时间,我们驱车来到这里,76岁的村民宋宏智带我们登上杂草丛生的高台,指着上面的石柱说,这是原来刘幽求墓前的石碑,只是年代久远,上面的字已不可见了。
“真是历尽沧桑呀!”老人抚着石柱,不胜感慨,“这个台子原来占地有一亩,国民党的一个工兵营曾在上面跑过操,后来大部分被挖掉了。日本兵打到村里时,远远看着这碑像一个人,就放了一枪,弹痕现在还能看到。”
据老人介绍,这几年,村里为保护凤凰台,专门修了台阶,安了门锁,钥匙由附近村民保管。刘幽求虽死得憋屈,但能葬在这里,岂知不是另一种死得其所。
刘幽求墓访古小贴士
自驾车、自行车线路:从310国道洛常路口出发,沿洛常路向东北方向走约8公里,向西有路到后沟村。从后沟村北行约1.2公里再左转向西,走约2.5公里到清河村,遇丁字路口左转,向南到营庄村后,沿路向西南方向走约1.5公里即到凤台村,村中凤凰台处即为刘幽求墓。
此处暂未开通公交车。
(记者 张广英 实习生 王励晴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