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津区麻屯镇后楼村村民史巧芝的家里,珍藏着一杆10斤老式杆秤。
史巧芝珍藏的老秤
一杆秤,如同杠杆撬起了她身上的重负
婚后几年,随着女儿、儿子相继降生,加上父母和哥哥、妹妹,一家八口挤在几间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史巧芝和爱人一门心思要多挣钱,想办法盖新房。
此时,史巧芝除了种玉米、麦子等农作物,还种植蔬菜。黄瓜、豆角、白菜、萝卜等成熟了,她就用自行车驮着到集上去卖。“早上三四点就起床,为了省钱,中午舍不得在外面吃午饭,饿到下午,菜卖完了才回家。那时儿子才半岁,找妈妈哭得撕心裂肺。匆匆忙忙给儿子喂几口奶,自己吃几口饭,赶紧去地里干活。有时一干就干到半夜,躺床上迷糊一会儿,又到了起床卖菜的时间……从那时起,我便和这杆秤结下了不解之缘。菜一筐筐驮到集上,又一斤斤卖出去。天天披星戴月地干,但当时并不觉得辛苦,随着家里收入一点点增加,感觉日子有了奔头。”
秋季过后,天渐渐变冷,地里的菜卖完了,史巧芝便去市场上批发瓜子卖。“我骑着家里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到火车站附近进货。一袋50斤,我一次进货3袋。每斤批发价2元,我卖2.5元,每斤赚5毛钱。”史巧芝说,每次批发瓜子回来,她和妹妹就走街串巷去卖,一路吆喝着“卖瓜子喽”,一天下来喊得口干舌燥。那时零食很少,村里人能吃上瓜子就是一种享受,只是家家生活都不富裕,每家一次也就买一斤、半斤的。然而,不论对方买多少,姐妹俩都笑脸相迎。有时遇到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家长没钱买,她们也会抓一把送给孩子,孩子吃得高兴,她们也开心。
春节时,瓜子需求量大,史巧芝就用三轮车一次批发四五百斤回来。“回家时一路上坡,大冷天我拉车拉得热汗直冒,但一盘算这些瓜子能挣不少钱,觉得再辛苦也值得。”史巧芝说,“大家很愿意买我的东西,回头客很多,因为不论卖菜还是卖瓜子,我给的秤都很足,从来没有缺斤短两过。”
随着长长的秤杆提起、放下,史巧芝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这杆秤如同杠杆,一点点地撬起了压在她身上的重负。不过,史巧芝仍不满足,忙碌之余,她养了两头奶牛。每天喂牛、挤奶、往牛奶厂送奶,只不过,每天称奶的秤换成了50斤的大秤。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史巧芝家宽敞明亮的新房终于建起来了,她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油干——她人生的定盘星
“有智吃智,没智吃力。我文化程度不高,但始终坚信,靠勤劳的双手,加油干,一定能把日子过好。”事实正如史巧芝所说,到目前为止,她家不仅住上了新房,还买了两辆车。虽然夫妻俩已经年过半百,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但俩人依然在勤勤恳恳工作。他们目前都在工厂里上班,地里种的菜大多自己吃,早就不再起早贪黑外出卖菜、卖瓜子了。那杆秤也不再是谋生的工具,而是“歇”了下来,偶尔才被拿出来用一下。
让史巧芝引以为傲的是,她的一双儿女也像他们夫妻俩一样踏实、肯干,女儿现在是软装修设计师,在单位里非常受器重。儿子在西安交大读研究生,入学时的一万多元学费都是他暑假打工挣的。加油干——她人生的定盘星,已经深深植入全家人心中。
采访最后,史巧芝特意拿着那杆秤,带记者去了她家的老宅,并提着秤让记者给她拍照留念。“当年,我批发的瓜子就放在老宅的屋里,然后用这杆秤一斤斤卖出去。那段经历实在太让人难忘了。我的人生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有机会我要把它写出来。”史巧芝说。
每个老物件,都留有真实的岁月痕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每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一个或一些让人难忘的故事,承载了那个年代的点点印记和精神财富。(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范丽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