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本是中国古代煮饭时使用的炊具,也是宗庙祭祀常见的重要礼器。偃师二里头和郑州商城考古发现的早期铜鼎实物,使我们联想到夏禹铸九鼎来作为王权的象征,以及围绕着九鼎迁徙而演绎出来的许多有趣故事。
早期铜鼎的考古发现
鼎本是中国古代煮饭时使用的炊具,也是宗庙祭祀常见的重要礼器。《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汉书·五行志中》说:“鼎者,宗庙之宝器也。”鼎由最初的炊具,演变为宗庙祭祀常见的礼器,再到国家王权的象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网格纹铜鼎
青铜器是夏商周文明的典型代表。1987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件铜鼎,敛口、折沿、鼓腹、圆底,下有四棱锥形足。沿部两侧有半环状立耳,腹饰带状网格纹,壁胎较薄。口径15.3厘米,通高20厘米。(图一)这件铜鼎的形制,由仰韶文化陶鼎演变而来的脉络,清晰可见。这是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鼎。
考古发现的商代铜鼎
郑州商城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1974年,郑州市张寨南街出土一件方形铜鼎,直口、折沿、方唇、斗状深腹、平底,左右两沿有拱形立耳,圆柱状足。腹饰兽面纹和乳钉纹。口沿长62.5厘米、宽60.8厘米,通高100厘米。(图二)
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安阳殷墟出土大量青铜礼器。其中,以1939年安阳武官村北地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1976年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大方鼎和1959年安阳高楼庄后冈祭祀坑出土的戌嗣子圆鼎为代表。
司母戊大方鼎为长方体,折沿、方唇、深腹、平底、四足。两侧沿上有立耳,四角有扉棱,四壁周边饰夔龙组成的兽面纹。口径长116厘米,宽79厘米。通高133厘米,重875千克。器形典雅厚重。该鼎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商周青铜礼器。
禹“画九州”与“铸鼎象物”
大禹治水成功,建立夏朝,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九鼎来作为九州和王权的象征,从此开启了中国古代王朝政权的序幕。
禹“画九州”政治举措
禹“画九州”是夏代初年的重大政治举措。据《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这是说大禹把全国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来进行有效管理,修建九条大道相连接。百姓有安定住所和祭祀的庙堂,禽兽有茂盛的野草来生活栖息。百姓与禽兽各有居住的地方,被此和谐共生,不相打扰。这个故事得到大量史籍和金文资料的佐证。
《诗·商颂·玄鸟篇》载:“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同书《长发篇》说:“帝命式于九围。”《殷武篇》也说:“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这里的“九有”“九围”都是指九州讲的。特别重要的是,春秋时期的《叔夷钟铭文》说:“赫赫成汤,有严在帝所,溥受天命,剪伐夏后,败厥灵师。伊小臣唯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
这是说成汤得到天帝的佑助,剪灭夏师,在伊尹的辅佐下,取得九州的统治权,把国都迁到大禹居住的地方。这说明商代继承夏禹划分全国为九州的政治制度。
大禹把全国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划,每个区划名之为“州”。每个州的牧守都由中央王朝派遣任命。这就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氏族统治,极大地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权力,开了中华民族大国治理的先河,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夏禹“铸鼎象物”
夏禹“铸鼎象物”的故事,见于《左传·宣公三年》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语言学家杨伯峻注:“禹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按其文,有国名,有山川,有神灵奇怪之所祭,是鼎所图也。鼎亡于秦,故其先秦时人犹能说其图以著于册。”这说明九鼎上铸造的图象“有国名、有山川、有神灵奇怪”等物象,所谓“国名”实即九州之名。“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就是用来沟通天地、人神的紧密联系,从而得到天帝的佑助。这是夏禹“铸鼎象物”的根本目的。由此可见,九鼎具有沟通天地、人神的宗教功能。也就是说,九鼎实为用来沟通天地、人神的宗教法器。
夏禹“画九州”“铸九鼎”是夏代初年的重大政治事件。这九尊大鼎既是祭祀和沟通天地神灵的重要礼器,也是夏代王权统治的具体象征。
王朝更替与九鼎迁徙
夏禹铸造的九鼎不但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宗教法器,而且是九州和夏朝王权的化身,因而也成为夏、商、周三代王朝更替的传国重器。于是,便演绎出许多“迁鼎”“问鼎”等有趣故事。
商汤灭夏“鼎迁于商”
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举兵灭夏,建立商朝,迁都西亳(今洛阳偃师市境)。据《左传·宣公三年》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今本《竹书纪年》说:“商汤‘二十七年,迁九鼎于商邑’。”“商邑”即商都西亳。这说明夏朝灭亡,九鼎迁于商都。后来,由于商代王都的变化,九鼎也就随着不断迁徙。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
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建立周朝。据《逸周书·世俘解》:“辛亥,荐俘殷王鼎。”同书《克殷解》载:“武王‘乃命南宫百达、史佚迁九鼎三巫’。”西晋孔晁注:“九鼎,王者所传宝。”《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魏晋学者杜预注:“九鼎,殷所受夏九鼎也。”由此可见,武王灭商后把象征王权的九鼎迁置洛邑,说明他已决定把国都建在这里。
周成王“定鼎于郏鄏”
武王死后,周公继承武王的遗志,营建洛邑,名曰成周。《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从此,西周王朝便有了两座都城,西方的镐京为宗周,东方的洛邑为成周。《左传·宣公三年》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郏鄏”是洛邑的别称。《汉书·地理志》载:“河南,故郏公式地。周武王迁九鼎。”成周城太庙就是存放九鼎的地方。
楚庄王“问鼎”周疆
春秋时期,齐、晋两国相继称霸中原。《左传·宣公三年》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这时,因东周王室得到北方霸主晋国的支持,威力尚存。楚庄王无奈,只得扫兴而归。
秦兴师“而求九鼎”
战国中期后,秦孝公任用商鞅“修刑变法”,国力日渐强盛。据《战国策·东周策》载,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东借救于齐,将九鼎许归齐国。便对齐王说,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将以救周。秦国无奈,只得罢兵。
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对甘茂说:“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公元前307年,秦军“拔宜阳,斩首六万”(《战国策·秦策二》)。
秦武王率领大军来到周都王城,便闯入周王室太庙。《史记·秦本纪》记载:“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史记·赵世家》也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秦昭王“取九鼎宝器”
战国末年,周王朝的统治,早已名存实亡。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使将军摎攻灭西周。《史记·周本纪》:“西周君犇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秦取九鼎宝器。”公元前249年,东周公国灭亡。
夏禹“铸九鼎”的故事,发生在夏代初年。这九尊大鼎的形制大小如何?今天,我们已很难确知。然而,我们可从夏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里,窥见当时铜鼎形状、大小的一般状况。(蔡运章)
(本文图文由蔡运章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