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有5名调解员,近日,她们乐呵呵地捧回了一块由河南省司法厅等单位联合授予的“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牌子,不少居民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社区调解员平时需要调解居民间发生的各种矛盾,一句话说不对就容易得罪人,这5个人在工作中有啥诀窍?
五名“优秀调解员”合影
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有5名调解员,近日,她们乐呵呵地捧回了一块由河南省司法厅等单位联合授予的“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牌子,不少居民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社区调解员平时需要调解居民间发生的各种矛盾,一句话说不对就容易得罪人,这5个人在工作中有啥诀窍?
调解家庭矛盾,先说“小”再说“老”
调解员之一、76岁的李秀花,记者找到她时,她正和几名居民晒着太阳聊天。“我调解居民家庭内部矛盾比较多,信息都是平时唠嗑得来的。”李秀花笑着说,熟悉居民家的情况,调解时才能说到人家心坎上。
比如,小区里有一户居民,母女俩感情本来挺好,前一段却因为琐事闹翻了。“先说‘小’,再说‘老’,一般都管用。”李秀花先找到女儿讲道理,从“尊老”入手,还讲了几件母女俩以前发生的动人事情;李秀花又去劝生气的母亲:“以和为贵,多体谅孩子工作辛苦,压力大。”当晚,母女俩重归于好。
李秀花说,以前闲聊时,这位母亲给自己讲过不少和女儿感情好的事儿,她当时记在心里,关键时刻就发挥了作用。
邻里之间有纠纷,建议“以礼为先”
76岁的韩玉珍喜欢“管闲事”,比较擅长处理邻里纠纷。
2016年春节,小区两个孩子玩耍时划伤了一名业主的汽车,车主在气头上说话严厉,孩子家长不愿意了。“当时差点儿打起来!”韩玉珍说,这时候千万不能说谁对谁错,否则会激化矛盾,首先要做的是解决问题。“我跟车主说,你先去修车,费用问题交给我,没人负责我来出钱。”一听这话,车主气消了不少,孩子的家长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一场矛盾就此化解。
韩玉珍说,她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遇到纠纷“礼”先到,过错方若不愿“低头”,自己就先替他向对方赔礼道歉,安抚好一方,再做另一方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