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十盘”:伊川民乐亟待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厚重河洛  来源: 洛阳网 2015.01.14 09:41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在伊川县,曾经流行过一种叫作“十盘”的音乐表演形式,每逢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百姓必会组织“十盘”表演。

  “十盘”表演所用的部分乐器

  “十盘”中的吹奏乐表演

  在伊川县,曾经流行过一种叫作“十盘”的音乐表演形式,每逢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百姓必会组织“十盘”表演。乐手根据不同场合,或轻打细吹,或锣鼓喧天,虽称不上天籁之音,但奏出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颇受欢迎。然而如今,随着老一辈艺人年龄的增长,已有400余年历史的“十盘”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

  1、融合佛教文化由寺院传入民间

  伊川县文化馆馆长于红卫介绍,“十盘”是随着佛教的传入,由西域的筚篥(bì lì古代管乐器的一种,民间俗称管子)和中原的笙、笛融合为乐队主框架,增加云锣等打击乐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乐队组合形式。之所以命名为“十盘”,是因为传统的“十盘”表演中,通常以10个大小不一的云锣作为领头乐器。

  “十盘”有“座乐”和“行乐”两种表演形式。“座乐”演奏时,以管子为中心,除吹奏乐器外,仅用一些小件打击乐器,俗称轻打细吹,这类演奏讲究典雅、肃穆、端庄,主要演奏传统音乐曲牌,如《青天歌》《跌断桥》;“行乐”一般以传锣开道,以马蹄号增强气势,增加鼓、锣、镲、钹等大件打击乐器,另外还有灯笼、令旗、彩旗、黄罗伞等仪仗执事渲染气氛,所奏曲牌都是生活化的民歌小调,场面热烈欢快,如《嗑瓜子》《肚疼歌》等。

  “十盘”音乐用传统的工尺谱字,艺人们以口传心授方式世代相传。练习时,先读谱、背谱或抄写在墙上,集体教念,直到烂熟于心。然后分头练习吹奏,最后上板合乐。

  伊川一带的“十盘”活动,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伊川县志》记载,“十盘”最初在寺院流行,后逐步传入民间。据考,清代至民国年间,伊川县的彭婆、白元等许多地方均有“十盘”乐队,“十盘”活动盛极一时。

  2、新老艺人青黄不接面临传承危机

  如今,“十盘”在伊川流行的盛景仅仅留在牛二照、范西照等老一辈艺人的回忆中。他们都是伊川县吕店镇清泉寺“十盘”社的社员,该社也是目前唯一能够正常演出的“十盘”社。

  牛二照今年64岁,他告诉记者,村里的“十盘”社在20世纪80年代时最为红火,有40多个可以稳定演出的社员。后因各种原因,社团20多年不曾有过演出。直到2011年,在村里5名老艺人的带领下,清泉寺“十盘”社才恢复了演出。

  “刚恢复时连乐器都没有。在各家翻箱倒柜找出来的老物件,大部分都是破破烂烂的,用不了。”牛二照说,当时“十盘”表演的领头乐器云锣更是不见踪影,牛二照多方联系,竟然没有乐器厂可以制作。目前,社团演出用锡笛或管子为领头乐器。

  乐器可以再造,但最让老艺人们担忧的,是“十盘”后继无人的问题。

  “我们虽然经常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来学,但不少人学会后不是要出去打工就是要上学,‘十盘’社的成员很难稳定下来。”牛二照说。目前,清泉寺村可以表演“十盘”的村民约20人,其中真正可以稳定演出的,就只剩下牛二照等5名老辈艺人了。

  于红卫表示,县文化馆今年将拿出一些资金,为清泉寺“十盘”社更新乐器,“根据传统,‘十盘’社只在本村有庙会或红白事时进行义务演出,并不盈利,因此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他想组织更大规模的“十盘”培训班,但“十盘”的传承,路还很长。

  “十盘”于2014年12月11日被定为市级非遗项目,目前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见习记者 张宁/文 记者 鲁博/图)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河南发恩德开展清明节主题党日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河南发恩...
  • ·科普星火耀河洛 精神传承育新苗
  • ·伊滨区举办2025年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校园篮球联赛
  • ·河南发恩德获批“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  为生命接力 !市三院医生张楠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生命接力 !市三院医生张楠成功捐献造血...
  • ·男子右肾被“蛀空” 竟因老婆患过肺结核
  • ·如何科学预防光敏性皮炎?
  • ·肚子经常“咕咕叫”怎么办?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57.55万人次!5日洛阳地铁刷新客...
  • 清明假期,洛阳接待游客329.95万人次
  • 洛阳古墓博物馆沉浸体验项目获央...
  • 好吃又好逛!清明假期,西工小街h...
  • 牡丹花开醉游人【组图】
  • 牡丹娇艳迎宾客【组图】
  • “花YOUNG”体验 古都魅力【组图】
  • 清明假期,洛阳整体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 持续至5月5日!两种方式可免门票...
  • 花海人潮 春意盎然【组图】
  • 百姓呼声
    启明北路9号院..
    洛阳市洛龙区丰..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洛宁县马店镇:农...
    牡丹绽放迎客来【...
    牡丹公园:古牡丹...
    油菜花海醉游人!...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