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资金瓶颈。近年,包括郑州市地铁1号线、2号线,陇海路高架桥等“井字+环线”快速交通网建设在内的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先后上马。为破解城建资金瓶颈,他们拓宽市场化融资、投资、经营路子,积累了丰富经验。
当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资金瓶颈。近年,包括郑州市地铁1号线、2号线,陇海路高架桥等“井字+环线”快速交通网建设在内的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先后上马。为破解城建资金瓶颈,他们拓宽市场化融资、投资、经营路子,积累了丰富经验。
如何走出一条不靠财政收入搞城市建设的道路?这是萦绕在许多城市建设管理者脑海中的一道难题。
郑州人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通过“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搞建设的?不妨透过几个事例来看。
事例一 用世界的钱建地铁
毋庸置疑,轨道交通绝对是一个“吸金”大户。
一般而言,地铁每公里造价在3.6亿元至5.6亿元。地铁建设的庞大资金从何而来?这是考察学习期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之前,郑州地铁融资之旅已先行完成。与省内3家银行签订86亿元贷款协议,为地铁开建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而且贷款利率执行的是国内同期贷款最优惠的利率。
“地铁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除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外,最直接的一个效应就是,能拉动地铁沿线的经济增长。”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部门负责人说,各银行对郑州地铁的融资支持,不仅看重其带来的长期的经济效应,更看重其引发的更大的社会效应。
就在上个月中旬,郑州又依托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与世界银行签署了贷款相关法律文件和谈判纪要,拟向世行贷款2.5亿美元。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地铁1号线的试运营,已有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愿意参加地铁建设融资。但最终选定世界银行,是因为与国内商业银行相比,世界银行利率低、还款期限长、资金成本较低,且能提供更为坚实的资金保障。
用郑州人的话说,就是要“用世界的钱建郑州的地铁”。
事例二 盘活城市存量资源
近几年,经营城市的口号越叫越响,但究竟如何有效经营城市资源,各地都在持续探索。
在这方面,郑州凭借投融资市场化运作平台的建设,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首先,整合国有“四资”,壮大投融资公司资产规模。
郑州市通过向投融资公司注入市属企业国有股权、产权,部分道路桥梁资产,部分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以及户外广告设施经营权等可利用的政府存量资源和无形资产,实现了以存量换增量、以无形资产换有形投入、变历史形成的资产为目前可以经营的资本、变未来的收益为现实的投资,最大限度地盘活了存量资源。
同时,在全面提升几家市级投融资公司的前提下,还组建了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三大母公司,重点培育做强建投集团公司、城建集团公司、交建投公司、公用事业集团公司等四个子公司,形成三大母公司与四大子公司“七强并立”格局。
其次,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取向的选人用人机制。
2013年年底,按照“重经历、重业绩、重信誉、重品德”的标准,郑州市面向全国招聘了26名城投平台的公司高管人员。今年3月,又通过公开择优,选拔了147名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组成中层核心团队。
完善人才框架和梯队后,该市又按照工资总额控制、经营业绩挂钩、职务消费透明、兼职不取酬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薪酬分配体系,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公司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约束机制。
“经营城市,不仅是为了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取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城市带动力和竞争力,创造社会效益。”郑州市相关领导如是说。
事例三 发行全国首单“市政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释放出了创新融资工具、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信号。
借助这些机遇,今年7月,郑州交投地坤公司第一期5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成功发行,成为全国首单“市政债”。该票据期限15年,募集资金全部用于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下交通工程建设。目前,以信贷为基础,中期票据、私募债、市政债等多方式、多产品融资渠道已初步形成,郑州市政建设“输血”渠道日益完善。
投融资体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如果仅仅围绕投融资做工作,而土地、规划等相关配套改革跟不上,很可能造成投融资决策不科学、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就会大打折扣。
基于此,相关的配套改革也在该市全盘推进。目前,郑州市已出台《关于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暂行)》等,不断加强土地市场化建设、创新存量土地循环利用、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为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如今,郑州市投融资平台越做越大,不但为基础设施建设引来了“源头活水”,也让郑州人在实施高投资额的民生工程时更有底气。
(记者 李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