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河桥,又名七里河桥,曾东西横跨于我市涧西区七里河村东的涧河上。这座昔日洛(阳)潼(关)公路上的重要交通桥梁,如今却只剩下河东岸的一处桥头遗址。民俗、文史专家周得京指着桥头遗址说:“眼前的这座石桥是抗战胜利后复建的,后来中州桥建成通车,就逐渐将它废弃了。”
前身:从“西城梁门”到“虹梁跨谷”
“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从‘架鼋(yuán)鼍(tuó)为梁’到架木为桥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木桥、木拱桥都建于涧河上。”提起涧河桥的前身,周得京得意地说。
《春秋释例·卷十》记载,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周公姬旦造洛邑时,在王城西侧的护城河(今涧河)上修建了一座跨河木桥,被称为“西城梁门”。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木桥之一。
“涧河老桥东边南侧,先前还竖着一块唐代建桥时的石碑,1958年,石碑因故遭到毁坏。”周得京回忆,据石碑上的碑文记载,唐初大将尉迟敬德曾在今七里河村东的涧河上督工营造木拱桥。另有史料记载,唐代东都洛阳的东、西上阳宫之间,曾有“虹梁跨谷,以通行人”。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条“谷”就是涧河,“虹梁”即木拱桥。周得京称,唐代涧河上修建的木拱桥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木拱桥。
明代,河南知府捐建涧河桥
唐代以后,七里河村东涧河上曾多次建造木梁桥。“水涸而建,水涨而倾,饰旧增新,殆无虚岁。”交通经常受阻,百姓不堪其苦。
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河南知府袁定,欲在涧河上修建石桥,于是呈表进京,上奏英宗。经批准后,袁定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带头捐资建桥,民众亦纷纷响应,在洛水之滨找来大石若干,以备建桥使用。
据李贤撰写的《河南府创建涧河桥记》记载:“凡百所需,悉太守捐俸以给之,而僚属威助,民闻之欣欣相址。以石而鳞,起砌为虹三洞,高四寻,长四十丈,广四丈。自癸亥十月至甲子五月桥成。”由此可知,涧河桥始建时为3孔石拱桥,长126.8米、宽12.7米、高10.14米,建于公元1443年11月至1444年6月之间。
随后的500年间,涧河桥曾多次重修、改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伊王妃(明代洛阳城是伊王的封邑)曾捐修桥旁石坝。万历三十年(公元1592年),邑人许栋、道人杨一安曾对该桥进行过重修。1921年,吴佩孚驻军洛阳时,将其改建为5拱、长70余米、宽8.2米的石拱桥。
涧河桥:见证河洛儿女抗击日寇
滔滔涧河水上横跨着的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交通、惠泽一方百姓的石拱桥,更是无数河洛儿女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见证者。
1944年5月初,国民党洛阳守军为阻止日军侵占洛阳,下令将涧河桥炸毁。5月11日,日军对洛阳发起全面进攻,在坦克的掩护下迅速攻占被炸毁的涧河桥,并派出工兵抢修受损桥梁,企图进入洛阳城。入夜,国军第64师192团8连战士手持大刀与日军展开肉搏,经奋勇拼杀夺回该桥。次日,双方反复争夺,傍晚,石桥被日军占领,洛阳城西面门户被打开。
涧河桥争夺战,洛阳守军与日军激战两天,毙敌100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抗战胜利后,经修复的涧河桥仍为5孔,长度缩短为66.6米,桥面净宽只有3.8米。1955年上游中州桥建成通车后,涧河桥仅供人力车和商旅通行。1971年下游又建成一座九都桥,涧河桥遂于1987年毁弃,现仅存东岸的桥头遗址。(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子君/文 记者 张光辉/图)
相关链接:
鼋鼍(yuán tuó),即大鳖和鳄鱼。鼋,又叫沙鳖、蓝团鱼、绿团鱼等,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为80-120厘米,体重约50-100千克左右,最大的超过100千克。鼍,别名扬子鳄、中华鳄、猪婆龙,成体全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身长相近。
鼋鼍为梁,成语,相传周穆王出师东征,来到江西九江,因江河密布,行军受阻,于是下令大肆捕杀鼋、鼍(大鳖、鳄鱼),用以填河架桥,终于战胜了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