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记录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那么,中国文字起源于何时?仓颉造字传说是怎么回事?我国文字从起源到形成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这些都是关乎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形成的重要问题。
仰韶文化时期的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用图画来表达思想、记载事实”的原始文字,也是人类文明早期普遍使用的文字形体。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苍鹭衔鱼图”和汝州市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鹳鱼石斧图”,都是图画文字的珍贵资料。我们谨以“鹳鱼石斧图”来作说明。
1978年,河南省汝州市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一件陶缸,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年。陶缸的腹壁上,绘制一幅“鹳鱼石斧图”,画面巨大,色彩鲜艳,古朴优美,且包含“鹳”“鱼”和“石斧”3个重要元素,实属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极为罕见的珍品。
陶瓮是用来放置死者遗体(或骨骸)的葬具,故被称为“瓮棺”。因此,这幅“鹳鱼石斧图”的寓意,应与陶缸的名义和用途相符合。鹳与瓮棺的名义相符。“鹳”同雚,通棺。《广韵·换韵》:“鹳,同雚。”郝懿行《尔雅·释草》义疏:“雚,《说文》作莞。”“莞”,读完。《白虎通义·崩薨》载:“棺之为言完,所以藏尸令完全也。”是其证。这说明“鹳”与瓮棺都有“藏尸令完全”之义。
“鹳鸟御鱼”是祭典女性首领(或妻子)的礼仪。因此,这幅“鹳鱼石斧图”中的“鹳鱼”,可表示向部落女性首领(或妻子)奉献祭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