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9月、11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东北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现场推进会先后召开。
连续两场全国层面“片区”现场推进会,标志着“片区化”成为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关键方法论。
今年5月、8月、10月,河南先后召开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平原农区)(丘陵片区)(山区片区)现场会。
从时间线上看,在全国首场片区化现场会前,河南给出“片区化”推进省域方案。连续三场省级层面“片区”现场推进会,也标志着“片区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河南方案”率先成型。
11月26日,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率队赴洛阳市嵩县、新安县调研片区化推进乡村建设工作。
孙巍峰表示,洛阳市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工作为“切口”,破题乡村全面振兴大文章,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发展变化,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为什么要看洛阳?集中连片,洛阳抓好了什么?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2023年12月12日,河南召开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
以这场推进会为标志,“千万工程”河南实践新阶段正式开启。
本次会议中,“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成为贯穿新阶段河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核心逻辑。
随后,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南省委一号文件等河南“三农”顶层设计,均重点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河南如何破题?
今年以来,河南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突出了“片区化”方法论。
省级层面“抛题”,洛阳则在全省率先起步。
5月13日至14日,洛阳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乡村振兴观摩推进会召开。会上,洛阳市委书记江凌表示,要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且给出了集中连片“三个关键”:
要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深入研究未来人口转移和乡村演变趋势,统筹谋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提升,更好引导乡村连片建设发展。
要扎实抓好集中连片先导区建设,坚持以产业连片发展为纽带,结合产业定位完善基础设施,以集中连片发展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要建好用好集中连片推进机制,加大县域和乡镇统筹力度,实行以强带弱、联动发展,建立共建帮扶机制,高效整合资源要素支持连片发展。
9月23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东北和中部地区)现场推进会在安徽合肥召开。这是全国首次以“片区”形式,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国家级现场推进会。
9月26日,洛阳召开全市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对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再部署再推动。
本次会议指出,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洛阳市委立足洛阳“三农”工作实际、把握乡村振兴工作规律作出的重大部署。
会议也进一步明确了“坚定不移抓好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三大关键核心:
要做实集中连片规划,以高质量规划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要选准主导产业,引入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产业连片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要处理好统筹推进与分批推进的关系,既在所有行政村一体推进“4+2”重点工作,又集中力量分批打造集中连片先导区,一茬接着一茬干,带动乡村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如今,洛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以连片推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让农民收入有了新提升、乡村建设有了新突破、基层治理有了新变化。
系统集成、先导引领
如何通过集中连片,推动洛阳乡村全面振兴?
这方面,洛阳注重处理好统筹推进与分批推进的关系,特别是注重打造集中连片先导区。
笔者认为,集中连片先导区重点发挥了两大关键作用:系统集成、先导引领,也就是着力把集中连片先导区打造成改革成果的“集成区”、农村改革的“试验田”。
“千万工程”经验的一大关键,正是系统集成。洛阳以城乡全方位融合发展为导向,以集中连片先导区为抓手,统筹推进规划统一化、产业规模化、设施一体化、服务集中化,统筹推进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等共同发展,通过规划连片编制、产业连片发展、服务连片提升、组织连片共建等方式,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这方面,嵩县环陆浑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作为洛阳市集中先导区典型代表,在系统集成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
陆浑湖是黄河流域伊河支流上的一座国家级大Ⅰ型水库,建于1959年,总库容13.2亿立方米,水域面积5万亩。环陆浑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是嵩县县委、县政府重点建设的5大乡村振兴片区之一,覆盖3乡镇28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62.3平方公里,区域人口11.5万人。
该先导区建设中,嵩县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相融、发展相促”原则,举全县之力把陆浑湖片区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
特别是嵩县把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探索的先进模式、先进理念集成应用到该先导片区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果。
在片区产业发展上,该片区聚焦“种养加+农旅康”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片区的目标,从特色种植、新文旅、康养运动等三个方向发力,坚持项目为王、运营前置,推动片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乡村建设上,该片区聚焦农民需求、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实施乡村建设项目,特别是从供排水一体化等小切口入手,撬动乡村振兴大文章。
在乡村治理上,该片区着眼于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贴心服务,在片区内各村建成乡里中心,强化运营前置,及时调整优化服务项目。
笔者认为,以嵩县环陆浑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作为代表,洛阳主抓的“集中连片先导区”,充分体现了“千万工程”河南实践片区化的关键特质:系统集成,先导引领。
小切口、大文章
小切口撬动大文章。
“千万工程”经验的关键,正是浙江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在浙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壮大了万千乡村产业,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这种选准小切口破题大文章的思路,在洛阳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中,贯彻得非常充分。
笔者梳理,洛阳选准的多个小切口中,三个切口工作特别突出,分别是: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这些小切口共同的成效,就是能够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切实的发展变化。
首先,城乡供排水一体化。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洛阳以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为小切口,引领洛阳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洛阳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域内山川丘陵交错,2800多个行政村和倍增的自然村星罗棋布,完成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需要大量资金和全域统筹。
如何实现家家有水冲厕所,街巷有下水管道,村有污水处理设施,排污管道连通镇区、城区?
洛阳市实施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采取政府主导、国企建设的模式,成立城乡水务国有运营公司,实行统一建设、集中管理,采取以城补乡、以水补污的运营模式,既保证了工程质量效益,又破解了运维费用高难题。
洛阳有两个典型样本:包括孟津区大力整合全区供水资源,由国企对城乡供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好经验;栾川县结合山区供水实际,在乡镇建立自来水分公司对乡镇规模化水厂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并向小散供水工程提供技术指导的好做法。
以供排水一体化为突破口,洛阳同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广大农村不断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当下洛阳,在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在以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为牵引,统筹推动厕所革命、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统筹乡村建设和乡村运营,推动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后半篇文章”。
其次,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千万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以业为基,发展富民兴村产业。而新阶段“千万工程”河南实践,也进一步明确突出“产业富民强村”导向。
洛阳从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的小切口,找到了推动产业富民强村的关键。
在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方面,洛阳市聚焦高质、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立足“土、特、产”,做特色、做实体、做产业,而洛阳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的载体仍然是集中连片。洛阳把集中连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效益,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连片发展是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嵩县聚焦中药材、牛羊养殖和新文旅三大乡村特色产业,精准谋划产业发展布局,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比如,作为嵩县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载体,占地150亩的中原药谷科创园,积极探索“科学家工作室+共享平台+中试基地”运行模式,已入驻13个院士专家团队,建成7个创新中心2个实验室,发布29项研发成果,联动辐射10个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夯实当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可以说,以集中连片为抓手,洛阳把发展富民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深入分析特色产业发展状况,选准产业定位,做大产业规模,加大涉农招商力度,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完善联动带农机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最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近年来,洛阳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统筹推进种养加农户生产技术技能、生产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建设发展服务能力及农民高素质素养提升培训,采用农学结合、工学交替、学时累进的教育培训形式,推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菜单式培训模式,加大高附加值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培训,推动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特别是洛阳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这个小切口,精准分析市场用工需求,注重依托劳务公司、龙头企业,开展技能培训,让更多农民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
作者:乡村振兴传播大使、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