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何小要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的老友李龙章曾在我市农林部门工作,工作期间,他不仅参与了反季节催花牡丹的培育,还把洛阳牡丹送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为洛阳牡丹的发展作出贡献。
李龙章和他参与编写的作品
近日,市民何小要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的老友李龙章曾在我市农林部门工作,工作期间,他不仅参与了反季节催花牡丹的培育,还把洛阳牡丹送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为洛阳牡丹的发展作出贡献。
李龙章的身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想做成事,就不能怕失败”
李龙章住在洛龙区聂泰路附近,最近他刚过了85岁生日。对于过去,他记忆犹新。
1983年,我市成功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引起轰动。这场盛会激发了不少洛阳人种植牡丹的热情。
李龙章说,当时,原郊区农林局在邙山上有一块苗圃,占地380多亩,主要种植苹果树等。经向上级批准,他和同事将部分地块改种了牡丹。
“牡丹有分株繁殖、嫁接繁殖两种方法。”李龙章说,相较于分株繁殖,嫁接繁殖推广速度更快。
李龙章和同事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嫁接时用芍药的根,芍药会从嫁接的牡丹上汲取营养,成了牡丹的“寄生虫”。因此,等到牡丹长起来后,需要将芍药的根剔除。
发现了这一弊端后,李龙章和同事尝试使用牡丹实生苗的根,作为嫁接载体。“实生苗是指牡丹籽长出的苗木,开出的牡丹属于单瓣花,观赏性不高。”李龙章说,用实生苗的根嫁接牡丹曾遭质疑,有人担心嫁接的牡丹会被实生苗“同化”。
“想做成事,就不能怕失败!”李龙章给大家打气。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一番实验,“同化”现象并未出现,这样培育出的牡丹非常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