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医患关系,叫“想和医生结亲家”。“虽然是开玩笑的一句话,但我真的对刘主任的医术、医德非常认可。”近日,市民秦晓兰(化名)对记者说。她口中的刘主任,就是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杨。
陪妈妈抗癌 医生让她印象深刻
“跟刘主任认识好几年了,开始是我妈妈在她这儿治病。”秦晓兰回忆道。5年前,她的妈妈被确诊患有肺癌,正是这段陪妈妈抗癌的经历,让她对刘杨的医术、医德印象深刻。
秦晓兰的妈妈患有糖尿病,身体底子差,很多治疗肿瘤的药物都有副作用,“我妈妈用药后身体可能出现什么反应、遇到哪些问题,刘主任都提前想到了,跟我们沟通了,准备了预案,结果还真用到了,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秦晓兰说,“我妈妈最怕疼,她一直很担心忍不了癌痛,刘主任开导她,给她调整用药,我们从没听她喊过疼。”
从治疗方案和效果中,秦晓兰被刘杨的医术折服,亲自经历的另一件事,更让她对刘杨的医德钦佩不已。
“那次妈妈的药吃完了,我到处跑都买不着,只好冒着大雪到医院找刘主任。在医院门口遇上她,她二话没说蹲在门岗的椅子前给我写了一张其他的药方,因为劳累,她好半天都没能站起来,还叮嘱我用药注意事项和可能有的副作用、应对方法,这一幕我一直记得。”秦晓兰说。
陪爸爸就诊 她眼看父亲一天天好转
“妈妈没有因为肺癌受罪,这是我最感激刘主任的。”秦晓兰说,两年前,她的母亲因心脏疾病离世,没让母亲因为癌症遭罪,成为她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心理慰藉。
母亲去世后,秦晓兰很久没有见过刘杨,再遇见她,是在今年6月社区组织的科普讲座上,当时她的父亲刚做过肿瘤切除术。
刘杨讲完课后,秦晓兰带着父亲上前咨询,没想到刘杨还记得她。看过老先生的病历资料,刘杨肯定地告诉秦晓兰,她父亲的情况符合靶向治疗的要求,可以尝试。
“说实话,我父亲已经80多岁了,我们没敢告诉他真实病情,手术后就想着走到哪儿算哪儿,没想过再折腾。”秦晓兰说,“刘主任的话让我们又有了信心,把这事儿交给刘主任,我们放心!”
此后,秦晓兰带着父亲开始了每二十一天一次的规范治疗,令她惊喜的是,父亲的状况一天比一天好,不仅身体病痛减轻,精神状态也很好,每天还能在家鼓捣自己喜欢的乐器和舞蹈,外人都看不出他身患癌症。
看中医生人品 好她想“结亲家”
看着父亲状态越来越好,秦晓兰也轻松了不少,她陪父亲治疗时经常去找刘杨咨询、聊天,有一次,俩人说到各自在外地读研的儿女,秦晓兰脱口而出:“刘主任,咱们结亲家吧,我就看中你人品好!”
其实,秦晓兰一直认为,对女儿以后的生活,父母不应该过多干涉,她以前从未想过自作主张给女儿找对象,当时说出这么一句“结亲家”的话,她也愣住了。“虽然听起来有些开玩笑的成分,但这代表我内心对刘主任的认可。”秦晓兰笑着说,“我就是看中她人品好,想亲近这么一位令人尊重和喜爱的医生,孩子们的事儿还是随缘,让他们自己做主。”(洛健融媒记者 裴冉冉 通讯员 徐建军 李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