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市农业生产一线传来好消息: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刁现民领衔的专家组,在伊川种植的谷子新品种“中谷989”,实测亩产达到622.39公斤,创下河南谷子亩产纪录。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市农业生产一线传来好消息: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刁现民领衔的专家组,在伊川种植的谷子新品种“中谷989”,实测亩产达到622.39公斤,创下河南谷子亩产纪录。
或许您并不知道,作为“五谷之长”的粟,诞生于黄河流域,其文化,影响了华夏文明的历史变迁;其特性,最适宜河洛山乡的水土地脉;其养分,也塑造了河洛儿女的饮食习惯……今天,本报为您讲述谷子的历史渊源与故事。
“五谷之长”——
谷子是最古老的栽培作物,源于黄河流域
小米,去壳前称“谷子”,古代称为“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的就是它。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粟,起源于黄河流域,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便成为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粟文化与河洛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献记载:“洛水轻利而宜禾粟。”说明河洛地区就是谷子的原生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远古时期的氏族公社,先民常将粟作为氏族的图腾。粟的繁殖与人的生殖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代表,洛宁县陈吴乡禄地遗址就发现有炭化的谷子。
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炭化植物种子2万多粒,经鉴定,其中就包括粟。不仅如此,中国禾谷类作物中第一个创造的字“禾”,在甲骨文中便是一株粟的全貌。
此后,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江山社稷的“稷”,便代指“粟”,被奉为“五谷之长”。在隋唐洛阳城含嘉仓遗址的仓窖内,也发现有半窖谷子,至今颗粒还可辨认。
农耕的肇兴、文字的诞生、朝代的更替,透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进程,都同粟息息相关,其地位可见一斑。
从历代文人骚客笔下,我们也能窥探到厚重的粟文化。比如,《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诗经》有云:“黄鸟黄鸟,无集于穀(gǔ),无啄我粟。”李白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也写道:“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这些无不透露出粟在当时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