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市农业生产一线传来好消息: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刁现民领衔的专家组,在伊川种植的谷子新品种“中谷989”,实测亩产达到622.39公斤,创下河南谷子亩产纪录。
“铁秆庄稼”——
谷子由狗尾草驯化而来,成洛阳旱作农业一大特色
谷子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得益于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抗旱能力,也因此被誉为旱作农业的“铁秆庄稼”。而这一点,则完美承袭了孕育它的狗尾草的特性。
狗尾巴草是谷子的野生种,也叫莠。在远古时期,先民对狗尾巴草进行了长期的人工驯化,最终诞生了粟这一崭新的物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谷子的形态与狗尾巴草极其相似。成语“良莠不分”,说的就是谷子与狗尾巴草。
在民间,有谚语讲:“低头的是谷子,昂头的是秕(bǐ)子。”丰收之时,金黄的谷穗垂着沉甸甸的“脑袋”,而狗尾巴草则轻飘飘地昂着头。
洛阳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让谷子成为旱作农业的重要选择。目前,全市谷子常年种植面积约45万亩,是全省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河南省谷子优势种植区。
谷子抗旱,但种谷子并非易事。早些年,谷粒太小,无法精量播种。播量大了,到出苗季,乡亲们就得围坐在地头剔苗。怕费事的,播种时会把一部分谷子炒熟,再拌上有生命力的谷子一同播种,这样虽说省了工,却费了粮食。到了收获季,还要一个个地掐掉谷穗,拉回家碾压捶打……更为关键的是,与小麦、玉米相比,谷子产量较低,也一度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近年,洛阳把谷子作为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整合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种植合作社等力量,大力推广谷子新品种新技术。豫谷18、豫谷35、冀谷39、天粟6号等,都是适宜洛阳气候和水土的谷子品种。如今,洛阳不仅实现了谷子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种植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而且培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加工能力和特色小米品牌,使之成为丘陵山区旱作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