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钼都利豪国际饭店举行又一轮研讨活动,来自国内的10余位历史文化与考古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以夏文化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昨日上午,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钼都利豪国际饭店举行又一轮研讨活动,来自国内的10余位历史文化与考古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以夏文化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魏继印:早期夏文化应在新砦文化中寻找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魏继印表示,随着对夏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二里头文化整体上为夏文化”已成共识,对夏商分界的认识也渐趋明朗,但关于夏文化的“首”对应哪个考古学文化,学界还存在较大分歧,目前主要有“二里头一期说”“新砦期或新砦文化说”“王湾三期文化晚期说”和“后岗二期文化说”。
“早期夏文化应在新砦文化中寻找。”魏继印介绍,《孟子》等文献中提到,禹死后,禅位于益,禹子启联合诸侯攻益,益避启于箕山之阳。这一历史事件,开启了夏家天下的局面,并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王位传子制的基础。从新砦文化的形成及演变来看,恰巧能够较为合理地解释这一历史事件。
魏继印认为,新砦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应为禹后期的文化,新砦文化晚期应跟启有关。新砦文化向洛阳盆地移动,形成二里头文化,应跟太康迁居斟鄩有关。王湾三期文化为伯益族群的文化,造律台文化西进,最初与王湾三期文化融合,后又取代王湾三期文化,恰与文献中禹、益联合治水,启、益交恶争位的记载不谋而合。从目前来看,这一解释是早期夏文化和夏初历史与考古学文化之间关系最合理的解释。
王青:二里头贵族阶层由神职、军职和王室人员构成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青表示,经过60多年的田野考古,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批反映夏人神灵崇拜和精神信仰的遗存,如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绿松石龙形器、刻饰神灵的祭祀陶礼器等,这些遗存为研究夏代祭祀对象、祭祀仪式、祭祀制度、精神信仰的演变及中国早期文化传统的形成等奠定了物质基础。
王青介绍,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神灵崇拜相关遗存来看,夏人崇拜的神灵主要是身披鳞甲的水下神灵,可能主要有“鼋鼍鱼鳖”几类,它们在《考工记》中属于“鳞虫”类;从二里头遗址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来看,二里头应存在由主祭和辅祭组成的祭司集团,祭司集团内部存在不同等级,主要负责祭祀神祇祖先、沟通天地人神。
王青认为,神职人员、军职人员和王室人员共同构成了二里头的贵族阶层。军职人员随葬玉钺、牙璋等代表军权的礼器,与神职人员明显不同。贵族阶层在夏人都邑中以家族为单位分散居住,构成来自不同地域的“族邑”,类似于晚商殷墟的组织结构,只是规模尚小。
方燕明:嵩山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表示,多年来,考古工作者为探索夏文化,在夏族群活动的重要区域中心的伊、洛、颍、汝河流域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与夏文化探索相关的遗址,发掘了洛阳王湾、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偃师二里头等重要遗址,这些遗址均位于嵩山地区,说明嵩山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方燕明介绍,嵩山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有四个特点:一是位置优势,居天下之中,使得东西南北文化在此交汇、碰撞,不同族群在此交流、融合;二是文化传统根深蒂固,存在龙山文化、王湾文化、新砦文化、二里头文化等;三是多元性生业经济并存与发展,从而形成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地缘政治的兴起,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权国家——夏王朝。
方燕明认为,对嵩山地区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资料的梳理,将有利于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及国家诞生进程的了解和把握。
赵海涛:二里头都城极可能已出现家族式分区而居的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介绍,在以往考古工作的基础上,最近几年,二里头工作队继续以探索二里头都城的布局、结构为中心工作,在中心区原先发现的主干道路网络、“九宫格”式布局、宫殿区和作坊区外有围墙的基础上,发现“井”字形道路延伸范围更大,道路两侧多有墙垣,新发现与原南北向道路平行的道路。
赵海涛说,从目前的发现看,二里头都城极可能是以纵横交错的道路和围墙分隔形成多个网格。历年在其中多个网格内发现有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每个网格应属不同的家族,极可能已出现了家族式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
赵海涛表示,二里头工作队正在继续扩大工作区域以验证上述现象的准确范围和内涵。如能确认,这些新发现将为研究二里头都城整体布局、层次结构、社会分层、等级划分,进而探索夏王朝的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制度等提供重要资料。(记者 刘嘉仪 实习生 尚渊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