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五个展厅萃聚珍宝 历史往事娓娓道来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9.10.19 09:16
中央大厅

  随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布展工作的结束,20日起,公众可凭身份证入馆参观。博物馆共设有5个常设展厅,2个临时展厅,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大批珍贵文物在博物馆首次展出。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领略“华夏第一王都”曾经的辉煌。

展厅一角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一楼、二楼有5个常设展厅,其中,一楼有3个,分别为序厅及第一展厅(第一王朝)、第二展厅(赫赫夏都·国之大事)、第三展厅(赫赫夏都·建中立极),二楼分别为第四展厅(赫赫夏都·厥土生民·巍巍华夏)、第五展厅(世纪探索)。5个展厅通过文物、浮雕、沙盘、多媒体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把中华文明起源和“华夏第一王都”的历史往事娓娓道来。

序厅

  第一展厅

  寻找第一王朝踪迹

  【展厅简介】

  走进序厅,东西两侧墙面上的大型浮雕,展示了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情景及重要出土文物。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牙璋、铜鼎等文物“扑面而来”,让您感受到浓浓的二里头文化气息。

  第一展厅(第一王朝),分为“茫茫禹迹九州攸同”“赐土命氏祚以天下”“夷夏东西夏道兴衰”3个单元,讲述了禹在数十年中,栉风沐雨,亲操耒耜,三过家门而不入,疏河浚川,平定水患,而后凝聚民心,使得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开始形成。

  故事从考古发现的距今4000年那场波及黄河流域的特大洪水遗迹讲起。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的多处遗址都有洪水堆积的遗迹,时间处于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早期之间,恰好处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

  “大禹执耒”艺术雕塑立像、“禹迹”铸铜浮雕长卷、“禹征三苗”战争场景大型浮雕、王城岗遗址沙盘、王城岗奠基坑模型……讲述了大禹治水的尘封往事。

王城岗遗址出土的乳足鼎

  【重点文物】

  王城岗遗址出土典型陶器

  王城岗遗址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在此考古发现的龙山时代城址,为“禹都阳城”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实物证据。该陶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为王湾三期文化典型陶器。

  禹会村遗址出土陶鼎

  禹会村遗址是目前淮河流域发现的最大的一处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因“禹会诸侯”而得名,对研究夏代前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为支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蚌埠市博物馆特地向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提供了包括灰陶鼎、陶罐、陶甑等16件禹会村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该陶鼎为三足,造型优美,有修复痕迹。

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

  看“华夏第一王都”

  【展厅简介】

  1959年,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开启了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的新征程。一代代考古人薪火相传,通过考古成果证实这里曾是规划有序、布局严谨的“华夏第一王都”,其金相玉质、礼乐相和、龙腾华夏、戈兵攘攘,呈现出统领天下的中央王朝气象。

  第二展厅(赫赫夏都·国之大事),分为“铸鼎象物”“礼以酒成”“奉玉成礼”“乐以相和”“龙腾华夏”“兵戎森森”“慎终追远”等单元,通过60年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大型纪录片《找寻夏墟》、二里头考古不同时期的发掘工具和研究设备展示、二里头考古发掘出版的书籍、考古日志和专家测绘手稿展示等讲述了“华夏第一王都”的前世今生。其中,不少文物为首次展出。

绿松石龙形器

  【重点文物】

  绿松石龙形器

  二里头文化二期礼器,2002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龙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0.1厘米左右。龙身略呈波状起伏,中部出脊,近尾部渐变为圆弧隆起,尾尖内蜷,若游动状。龙首隆起于托座上,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吻部略微突出。额面中脊和鼻梁由3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绿松石质蒜头状鼻端硕大醒目。梭形眼,轮廓线富于动感,白玉为睛。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七孔玉刀

  七孔玉刀

  二里头文化四期礼器,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刀长60.4~65厘米,宽9.5厘米,玉料呈墨绿色;刀形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各有两组对称的扉牙;玉刀两面纹饰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图形;刀背处有等距且排成一条直线的7个圆孔。这是迄今为止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最大的一件玉器,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器珍品。

玉璋

  牙璋

  二里头文化四期礼器,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长46~48厘米,宽4厘米,全器由器身、柄、阑组成,造型精美,器型庞大。牙璋作为二里头文化典型的玉礼器之一,随着二里头文化的扩张,将王权礼制的影响辐射到南中国和更广大的区域。二里头牙璋传播的模式,反映出广域王权制度在东亚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波及,也印证出二里头政权成为此广域政治核心的代表。

网格纹铜鼎

  网格纹铜鼎

  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厘米,造型和纹饰风格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形制一脉相承,但材质是当时罕见的贵金属——青铜。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鼎。二里头遗址青铜鼎的出现,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

铜铃

  铜铃

  二里头文化二期乐器,2002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口径12.2~15.4厘米,高13.5厘米,厚重规整,厚薄均匀,保存完好,显示出很高的制造工艺水平。出土时腔内装有玉铃舌,一并放置于墓主人腰身处,伴出的还有著名的绿松石龙形器。从该件铜铃的出土情况来看,墓主人应具有较为特殊和高贵的身份,而铜铃的属性则应为包括乐器功能在内的祭祀礼器。

玉圭

  玉圭

  礼器,1980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长17.4厘米,宽4.4厘米,整体略呈长方形,上部有两个穿孔,通体抛光,十分精美。玉圭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常在祭祀活动中使用,是君主权力的象征。该玉圭造型独特,今天的汉字“圭”便是由玉圭形象演化而来的。

陶埙

  陶埙

  二里头文化三期乐器,1960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高7厘米,口小腹鼓,器身侧面有气孔,已具有了后世陶埙的基本造型,是研究我国早期乐器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玉钺

  玉钺(yuè)

  礼器,1980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长9.2厘米,宽8~9.4厘米,上部有两个穿孔,下孔用圆绿松石嵌平。钺本是一种作战使用的兵器,但是从该件器物刃部较钝的特征来看,并非实用性兵器,而是象征君主权力的祭祀性礼器,也是二里头文化大型有刃玉礼器群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玉戈

  二里头文化三期礼器,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长30.2厘米,宽6.6~6.9厘米,内前部两端装饰扉牙,侧面刻划多组平行细线纹。造型与同时期的青铜戈相似,但不具有实用性兵器的属性,为二里头文化大型有刃玉礼器之一。该件器物通体抛光,做工精湛,器型庞大。

乳钉纹铜爵

  乳钉纹铜爵

  二里头文化四期的酒礼器,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高26.5厘米,总长31.5厘米,束腰平底,三锥足细长,流折处钉形短柱,腹部凸显列乳钉纹。其长流尖尾,清逸舒展,造型夸张,形态修长,极富美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器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爵”。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铜牌饰礼器,198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长16.5厘米,宽8~11厘米,器身以青铜铸出主体框架,呈四角钝圆,略呈亚腰形,两侧各有对称环纽。铜牌饰上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加工精巧,丝丝入扣,虽历经三四千年却无一松动脱落。出土时安放在墓主人胸部,从两侧有对称的穿孔纽可见,是穿缀系于主人胸前,应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等的重要载体。

第三展厅内的多媒体展示区

  第三展厅

  体验二里头王都气派

  【展厅简介】

  “古之帝王,必立国于中”,是中国历代王朝所追求的地理正统观。二里头遗址所处的洛阳盆地,处在“天下之中”的“国中”之地。

  二里头遗址所呈现的都城整体布局,恢宏而完备的都邑规划、排列有序且中轴对称的大型礼仪建筑群、夯土围垣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从贵族到平民不同等级的墓葬、最早的国家祭祀遗迹和祭祀区域,标志着具有广域王权的华夏第一王都自此发轫。

第三展厅内的互动游戏

  第三展厅(赫赫夏都·建中立极),通过“土中大邑”“王都气象”“百工洋洋”单元,通过文物、互动游戏、视频、实物复原、数字展示、VR体验等方式,让观众了解二里头先民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二里头宫城平面布局和功能区划及发达的手工业等。

第四展厅内展出的羊骨

  第四展厅

  看古代二里头人的日常生活

  利用不同的农具种植收获多种农作物,饲养多品种的家畜保证肉食来源,手工艺专业化分工明确,懂得选择合适的石材制作石器,陶器制作有了规模化生产……古代二里头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情景?第四展厅(赫赫夏都·厥土生民·巍巍华夏),对此进行了生动展示。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二里头遗址陶器仓储式陈列”“吸纳辐射”……进入展厅,首先是一组大型艺术浮雕,表现了二里头平民与工匠的渔猎、采摘、耕种、收获、纺织、夯土建房、磨石、制陶、冶铜、制玉、磨骨等劳作画面,烹食、取水、沐浴、祈祷等生活场景。“巍巍华夏”单元,则用文物等形式展出了二里头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了各区域的文明因素,以中原文化为依托,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制约,强力向四方扩张、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重点文物】

  农作物、植物炭化标本

  第四展厅“五谷丰登”单元主要展出了二里头遗址和皂角树遗址出土的粟、黍、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炭化标本,还有狗尾草、紫苏、葡萄、花椒、马鞭草等植物炭化标本;二里头时期的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锛等农具,蚌刀、纺轮等工具。

  动物骨骼标本

  第四展厅“六畜兴旺”单元展出了二里头家畜饲养:羊、黄牛、猪、狗骨骼标本;骨、角、牙、蚌器等工具;陶质网坠一组。

  二里头遗址陶器(四个时期)

  在第四展厅的“二里头遗址陶器(四个时期)仓储式陈列”单元,分类展示各期不同造型陶器文物,包括陶器刻符陶片一组、四组陶片矩阵。

  第五展厅

  一场寻夏的世纪探索

  领略了夏王朝沧桑、神秘的历史,又探寻了二里头宏大、规整的遗址。那么,二里头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为什么界定为夏代晚期都邑?该遗址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这些问题都会在第五展厅(世纪探索)中找到答案。

  本展厅以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的探索为线,揭示了寻夏这一场世纪探索,是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探究,更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过程。(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曾宪平 鲁博 实习生 吴小芳 摄)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孩子睡觉打呼噜,是腺样体肥大吗
孩子睡觉打呼噜,是腺样体肥大吗
  • ·短暂血糖升高 糖友可这样应对
  • ·孩子抑郁了,家长该咋办
  • ·头痛和用滴耳药有没有关系
  •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新闻排行
  • “五一”假期,洛阳文旅预订单量位居...
  • 洛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演员佟丽娅在洛阳拍摄杂志照片 所穿汉...
  • 26日起,洛阳多家牡丹园推出免票或降...
  • 提醒!洛阳新增“不礼让斑马线”抓拍点
  • 洛阳今年将实施城市区规范停车秩序专...
  • 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摆在首位——扎实...
  • 闲置厂房变民宿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繁花盛开 扮靓洛城街头【组图】
  • 颜值和魅力双提升!洛阳发文将加快推...
  • 百姓呼声
    自4月16日起,洛阳市从政坊游园暂停售票
    违规办理洛阳旅游年票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蓝喉

    春天三片

    朽荣与共

    玉蝉花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