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传统产业开新花,新兴产业结硕果,方向找得更准、路径理得更明、载体抓得更牢——作为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的主线之一,我市推动产业转型的决心坚定不移!
洛阳景安IDC云计算产业园技术人员在中心机房巡检设备
3 从“二三一”到“三二一”,新结构凸显新格局
“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是国际公认的理想经济结构。
在2017年我市三产规模首次超过二产的基础上,去年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37.2亿元,占GDP比重达48.0%,“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格局进一步牢固。
产业结构之变,意味着传统工业城市洛阳进入了由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的新时代。
面对“调结构”这道发展的必答题,我市将提振三产的主攻方向瞄准文化旅游、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
快递突破亿件大关。作为物流和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2018年截至11月16日,洛阳市快递行业当年累计业务量超过1亿件。
5G基站投用。去年12月,位于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区东侧的5G基站投用,我市正式跻身全国首批5G基站建设城市。5G技术的推广,将为智能驾驶、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创新提供基础网络应用,进一步助力我市产业发展。
“引金入洛”加快推进。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引进金融机构26家。去年,华夏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在洛阳设立分支机构计划均获银保监会批复,我市将很快实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覆盖。
如今在洛阳,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联行业快速升级,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下一步,我市还将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发展文化旅游、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服务业占GDP比重2019年达到50%、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洛阳日报记者 陈曦 李迎博 )
中信重工灾区侦测机器人(本篇图片由记者 曾宪平 鲁博 潘郁 摄)
数读2018产业转型
●去年前11个月——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省增速0.8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39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同比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3%和10.6%,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6个和2.9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7.2%和51.0%。
我市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9.9%。
●去年前10个月——
我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53.1%。
业界声音
清华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将通过构建“政产学研军金用”协同发展模式,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打造“人才+技术+金融+产业”融合平台,不断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通过集聚高端资源,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持续打造洛阳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执行主任马明星 ( 陈曦 李迎博 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