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一纸承诺取代了政府层层审批,项目开工进程将明显提速。眼下,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即将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全面实施。
企业的一纸承诺取代了政府层层审批,项目开工进程将明显提速。眼下,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即将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全面实施。
这正是十九大报告中“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在洛阳片区的生动实践。今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挂牌成立,我市正式进入自贸区时代。洛阳片区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推广为主线,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资贸易便利化创新试点等方面大胆探索,制度创新蹄疾步稳,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突出创新 改革成效凸显
昨日,我市一家企业负责人来到洛阳片区顺利领取了营业执照。从提交资料到最终拿到营业执照,还不到24小时。
时间缩短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自成立以来,洛阳片区不断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办事流程和时间。营业执照的办理时间从5天缩短至24小时,而刻制印章、开设公司账户也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变成分别只需24小时。
这样类似的创新在洛阳片区还有很多:
实现“三十五证合一”,企业办理相关行政审批、备案业务仅需到一个窗口,而过去要跑几十个窗口;
实施“负面清单”,改变了以往政府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从事前审批变成了事中事后监管;
探索“容缺受理”,职能部门可以“暂时性容忍”办理,办事群众和企业只需在相应时间内补齐相应材料。
在此基础上,我市正在研究制定自贸区、自创区“双自联动”实施意见,促进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相结合,自贸区和自创区功能叠加、政策共享、优势互补,让企业在两个国家平台上各取所长,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实现跨越发展。
顶层设计 彰显洛阳格局
最近,一项事关洛阳片区发展的大事——“多规合一”,正在抓紧进行中。
为保证自贸区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我市邀请4个专业团队共同编制集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空间规划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
在“多规合一”基础上,洛阳片区将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变传统城市用地重审批为审批与服务并重的工作理念,建立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实现项目前期策划辅助选址,后期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综合审批,提高国有投资类、工业类、科技类等项目的用地供给及企业落地效率。
“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我市高起点谋划“多规合一”工作,改变的不只是空间规划,还有资源管理和配置方式,以及行政职能的调整和行政效能的提升。
自贸区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顶层设计。我市一方面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成立自贸区管委会,组建人员队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全面落实改革任务,加快洛阳片区改革进程。截至目前,全省160项改革试点任务、洛阳片区200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展开,其中119项和73项正加快落地,占全部任务的3/4和1/3。
加压奋进 探索发展新路
16日,总投资15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从今年4月谈判到8月签约,从签约再到11月实质开工,“两个100天”的推进速度,成为“洛阳速度”最佳证明。
速度背后,是简政放权带来的效率提高,更是洛阳片区加压奋进的结果。银隆项目签约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提出了明确的节点目标,洛阳片区组织人员高效推进实施。
自贸区建设,肩负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历史使命。临近年末,洛阳片区建设快马加鞭,几件大事齐头并进、抓紧推进:
全力抓好综保区申建工作。我市将利用产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开发难度较低的优势,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进驻的原则,尽快启动综保区建设。
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抓紧时间签订《洛阳—布哈拉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投资建设1500亩的产业园,同时推动旅游、文化方面的交流。
全力抓好自贸大厦建设。自贸大厦拟建面积2万平方米,计划今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明年9月底前投入使用。
全力抓好信息化建设。洛阳片区将构建集“商事主体登记、综合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于一体的全程化、电子化、智能化具有自贸特色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确保2018年6月底前全面运行。
在新征程上,洛阳片区正如领头雁,展翅高飞,勇往直前。(洛阳日报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