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原产美洲的玉米逐渐被引入洛阳。玉米适合山地种植,山地面积极大的洛阳,逐渐成为玉米种植区。洛阳南部山区,在玉米成为主食后,山民将它发展为特色农业。如今,洛阳南部山区的玉米糁,已成为一种特产,有很高的声誉。
远方传来玉蜀黍
玉米,洛阳又称苞谷、玉蜀黍、玉麦、金豆等,原产地在美洲墨西哥一带,16世纪经陆、海两路传入中国。陆路由缅甸入云南,海路由东南沿海入闽广和浙江,以后北上,传至中原各省。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颍州志》已著录玉米,其种植区域在皖北和豫东南一带,这被认为是我国玉米的最早记载。
玉米传入洛阳地区,是在嘉靖年间。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巩县志》载曰:“谷之属,黍、稷、稻、粱、麻、菽……玉麦。”巩县,明代是河南府(洛阳)的属县。同期的《鄢陵县志》《尉氏县志》《郑州志》《荥阳县》都将玉米列入各州县物产条目中。显然,玉米是从豫东南逐步传到豫西的。
因为玉米对各种土质以及地理、气候、水利等条件的适应性强,耐旱高产,从而更有利于豫西山区土地的开发利用。所以,玉米逐渐成为豫西山区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之一。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洛阳各县种植玉米已很普遍。康熙《宜阳县志》说:“今别有一种亦稷之类,曰玉蜀黍,俗呼玉糜黍。叶间有包,包上垂须,其色红白,其米有黄、白、赤三色,又或谓之苞谷。”乾隆《偃师县志》等也有相关记载。
到民国时期,洛阳各县的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超过高梁、大豆,成为与粟一样的重要秋粮。1935年《新安县志》说,秋粮“以粟、玉蜀黍为大宗”,1931年“粟为一万八千三百一十二石,玉蜀黍为一万七千五百四十四石”。
按种植季节来说,玉米分春天种、初秋收的春玉米和麦收种、晚秋收的秋玉米。但是,在南部高山区,由于气温低,玉米均是春天种、初冬收,生长期为一年。这种玉米,生长期长、产量低、籽粒密实,属最优质的玉米。
虽是粗粮亦美味
玉米可做各种美食,嫩的玉米棒煮熟吃,口感极好。将嫩玉米籽炒熟,加上鲜虾仁,是一道儿童们喜爱吃的菜。
玉米籽磨碎,称为玉米糁,用玉米糁做粥,称玉米糁汤,这是洛阳很多山民的早餐。将玉米磨成面,可做饼子、馒头、窝头、蒸糕,还可制作饸饹等。
玉米可做成爆米花,这是一种极好的小吃。洛阳民间称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龙头节等。传说,有一年,龙王眼见人间江河干涸、五谷不生,便忤旨偷降甘霖,被玉帝压在山下。民谣说:“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人们为报龙王救苍生之恩,就在二月二这天将黄澄澄的玉米爆炒开花,使龙王重返灵霄宝殿,俗语有“二月二,吃炒豆”的说法。
而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洛阳人习惯用玉米面做生肖灯,按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共置一盘中点燃,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间长,谁必长寿。有的做全部十二生肖灯,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丁兴旺。此外,人们还做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用于祈祷各月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获得丰收。
玉米秆是优质饲料,冬天,野无青草,一般以铡碎的玉米秆拌以麸皮喂养羊、牛等。玉米棒外面的皮,称为玉米皮,是草编所用的重要原料,可编提包、凉席、草鞋、帽子和各种工艺品等。
玉米的贮存,一般是将玉米棒挂在院子中晒干,然后脱粒归仓,或者是将玉米棒直接归仓贮存。因此,每到秋冬时节,院子中悬挂的玉米棒,都是山居人家一道独特的风景。
运来玉米救饥荒
1929年,豫西大旱,秋粮绝收。1930年年春,干旱持续,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当年8月底至9月初,豫西连降十天暴雨,伊洛河暴涨,洛水高出河堤5米,洛阳城16条街被淹,房屋坍塌无数,溺死500多人。宜阳、洛宁、伊川沿河村庄多数被淹,死人无数。
不久,一直屯兵山海关外的军阀张学良宣布,东北军入关助蒋,随即占领北平(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战局急转直下。蒋军迅速占领洛阳,蒋介石任命刘镇华为豫西清乡督办,武庭麟任洛阳警备司令。
到入冬时,洛阳局势已稳定,各县灾民食尽野果野菜后,开始云集洛阳,加上城市灾民,数量惊人。在洛阳名儒许鼎臣的倡议下,成立了豫西救灾会,会址在洛阳老集。许鼎臣任会长,杨思温为副会长,叶连三、万宝桢、尤士奇为委员,张钫、林东郊为名誉会长。
豫西救灾会向军政当局、巨商富户、社会贤达发出募捐启事,呼吁他们慷慨义捐,拯救灾民。武庭麟首先捐款3000银元,刘镇华捐款6000银元,原大总统徐世昌接募捐信后,捐书画20幅,义卖后筹款近万银元。当时洛阳的富商们争相捐款捐粮,共捐粮100多万公斤。其中,仅大粮商杨学斌就捐小米、玉米10万公斤,是洛阳富商中捐粮最多的。
许鼎臣到北平拜见原刑部主事、民国众议员李敏修。李敏修,卫辉人,与许鼎臣同在洛阳跟随名儒杨伯峰读过书。李敏修立即出面组建了河南旅平赈灾会,募到款后,购买玉米三列车运到洛阳。俩人又见张学良,向其平价购买玉米5万公斤。商丘县县长孙尧天接到许鼎臣亲笔信后,在该县筹捐玉米10大车,并亲自押送到洛阳。
筹到粮食后,豫西救灾会设立舍饭场,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帮助洛阳灾民重建坍塌的房屋、修路等。每天上午、下午各施一次饭,每个参加务工的灾民,可取小米汤或玉米糁汤一碗,玉米面窝窝头三个,并酌发工钱。对灾民中的产妇,每人每月分发小米、玉米面25公斤。对确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单独设一灶,供应面条、馒头等。
同时,豫西救灾会动员灾民移民东北,用专列运送,给安置费和口粮、种子。各县移民东北的人数不等,以宜阳迁到东北的人最多。
在豫西救灾会的努力下,洛阳渡过了这次饥荒,家园得到重建。次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洛阳又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