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虽少见漫天飞雪,但依然寒气袭人。独坐陋室,享受着空调徐徐暖风,不禁想起旧时洛阳的诸多取暖方法。洛阳地处秦岭淮河一线,每到冬季,气温大都在零度以下,取暖御寒便成为许多人家的一件大事。虽没有暖气、空调等现代化设备,但各家都根据自家条件各展神通,想出的取暖方法也是五花八门,颇有意趣。
洛阳一带的老房子多是夹心墙,两边青砖砌就,中间填充盖房子所产生的废砖烂瓦,一则提高承重能力,一则加厚墙体,以便取得更好保暖效果。有些人家墙中还留有烟道,与屋中的炉火灶台相连,生火做饭的热气通过烟道从墙中穿过排出,便可增加室内的温度,也算是环保节能的取暖方式了。
有些人家睡觉用火炕。炕由砖、土坯砌成,下面留有炕洞,同烟囱相连,可以烧炕取暖。更多的人家为了节约燃料,将做饭用的灶台同炕连在一起,亦起同样效果。家里地方宽畅些的,就将灶台做得大些,灶台上放着温罐,存放热水,空余的地方还留有坐人的空间。冬天不便到室外活动,大人便把小孩子放在灶台上,或睡觉或玩耍,既可以随时看护,又能御寒取暖。
家境富裕的人家取暖烧的是炭火,炭火无烟火力又强,是那时的高档燃料了。那时,姑娘出嫁的嫁妆中多备有炭火盆架子和炭火盆。炭火盆架子为方形小桌,也叫炭火桌。桌面上依火盆大小挖一圆洞,洞内放入炭火盆,火盆有铜质、铁质,大小与脸盆相似,但薄了许多,长年累月的熏烤使其颜色黑黄。盆的边沿有四指宽,两边各有一个钩环,方便取放。盆中放点燃的木炭,在炭火盆中心堆成空心架子,燃尽的木炭变为白灰落入盆底成厚厚一层。
烤火时须不时加些新木炭。炭火桌一般分两层,下层有一个方抽斗,可以放些小工具,如炭铲、火钩等,也可放备用的木炭;上层火盆外侧有五六寸宽,可放水壶保温,也可烘烤衣物。每至冬季飞雪弥漫之时,三五友人围坐炭火桌旁,桌上置酒壶小菜,边酌边聊,兴致盎然。脚冷了可以蹬在桌子的第二层上,很是暖和。大户人家的炭火桌同屋内家具一样,非常讲究,涂漆、雕饰均异常精美。
一般人家取暖没有过多奢求,暖和即可。冬日里,把平日储存的干树枝等可燃之物堆在屋里点燃,边烤火边擦被烟熏出的眼泪。也有的把家中的破旧脸盆用泥涂抹下,或用闲置的瓦盆做火盆,放点干苞谷芯或小米糠等,凡是可燃的干物都可以使用。多年下来,冬日里虽然取了暖,但房顶、檩条也都被熏得乌黑。
过去没有电热毯和热水袋,人们晚上睡觉就用暖壶取暖。大部分暖壶为锡质,扁圆形,上面有一个可以拧的盖子,用时可以放上水直接在炉上加热,也可直接灌入热水放入被窝。讲究些的,还给暖壶做个棉套,晚上脚蹬着不会烫,还能延长保温时间。家中实在没条件用不起暖壶的也有办法,拿块红砖在火上烧热或把布鞋放在炉边烤热后用布一裹就是个“暖宝宝”,真可谓高手在民间啊!
室内取暖还容易些,室外取暖就不方便了,受诸多条件限制。当然,也有不受限制的。如扫地工人和室外工作的工人将干枝枯叶或碎木块拢成一堆点燃,火烟交加,热烘烘的,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间把身子烤得暖烘烘的。洛阳老话“廖天野地烤火——一面热”,就是其生动真实的写照。
流动取暖是那些室外经营的摊贩、出苦力的人要面对的难题。长久以来,聪明的劳动人民总能想出解决办法。简单省事的用个热水壶拿布裹起来抱着暖手,也可揣入怀里,还有的带个小火炉,捎上煤炭或木柴便可。冬季阴冷,夜晚更是寒风刺骨,但爱夜晚垂钓的人们不会在冬季闲着。瀍河与洛河的交汇处有个大沙坑,是有名的垂钓佳地,一年四季垂钓者不断。
冬天有人夜钓时带一个铁桶,里面横、竖插两根粗棍,然后将锯末在桶中压实。抽出粗棍,便有了一个通风道,烤火时点燃铁桶下面风口处的锯末即可。若想火燃大点,就打开风门。这样一桶锯末可以燃一夜而不会熄火,这不失为冬天流动取暖的好办法。
富裕人家孩子们上学多用暖手炉。暖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是旧时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圆形,多窟窿,带把手,可以放入炭,可拎也可放进怀里。
自从有了煤球和蜂窝煤以后,流动取暖就方便多了,相应的小提炉也应运而生。外出时捎上煤球,带上炉子,随时随地就解决了取暖的问题。没有火炉,用几块红砖,摆个筒子,里面放入两块点燃的蜂窝煤也可驱寒气,三四人尽可以围在一起暖着手聊聊天了。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取暖的家用电器代替了燃烧的炉子,各种各样既方便又卫生的取暖设备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我市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用于冬季取暖的热力工程已深入千家万户,使人们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取暖时代,静心享受春意盎然的冬天。 (寇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