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一位老人因吃“爆炒猪肝”而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吃嘴精”的关注。
近日,南京一位老人因吃“爆炒猪肝”而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吃嘴精”的关注。
一道菜咋会引发肝炎呢?
“从相关媒体报道不难看出,老人感染戊肝的原因是吃了未炒熟的猪肝。”河科大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马志强说,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生食或进食未熟透的含戊肝病毒的肉类、动物内脏、贝壳类水产品等,均有可能感染戊肝。
马志强表示,戊肝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青壮年感染戊肝后,病情不会很严重,早期会出现轻度发热、恶心等症状,进入黄疸期后,会出现尿黄、眼黄、皮肤黄等,患者一般4周到6周会自愈,但重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有可能发展成急性肝衰竭,导致死亡。
“因此,想防范戊肝病毒,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关。避免进食不洁、不熟的食物,不喝生水,尽量减少在外用餐频率。”马志强说,更值得提醒和关注的是大家在做菜时一些习以为常错误操作。
●“十八铲”
此方法常见于爆炒腰花、猪肝等食材时,不少老人对此法十分推崇,认为这样的做法能更加彰显食材嫩滑、软弹的口感。
安全提示:火候不当、火力不足,容易造成食材不熟,增加感染戊肝病毒等的风险。
●腌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天热则生腌小海鲜。
“腌”作为传统的保存蔬菜、肉类的方法,传承许久,但经常吃腌制的食物,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安全提示:腌制不当,有可能在食用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等情况,或因摄入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感染性疾病。
●油再利用
不少老人会选择将炸制过食物的油,继续拿来炒菜。
安全提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产物,继续使用这类油进行烹调,长此以往,会增加患癌风险。
●油锅冒烟再炒菜
为了追求火候,不少人在炒菜时,习惯等油锅冒烟后再炒。
安全提示:油温过高,不仅会破坏食物的营养,还会产生一些致癌物。
●备菜太早,炖煮太久
不少老人双休日为了给孩子们做饭,早早地就备菜,推崇“肉越炖越烂”,“汤出牛奶色才鲜”。
安全提示:早早洗菜、切菜、备菜,易使食材的一些营养物质被氧化破坏;肉并非炖得越久、越烂,就越好。事实上,长时间烹饪会导致肉中的蛋白质变性,一些营养成分也会随时间、高温而被破坏;汤越白、越浓,并非越鲜。长时间熬制的肉汤中油脂及嘌呤的含量很高,不宜经常食用,会增加肥胖和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人杰 通讯员 牛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