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一路走来,牡丹文化节由最初的市级节会升级为省级节会,并于去年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盛会;30年一路走来,牡丹文化节越办越好,常办常新,其经济、文化、社会、品牌影响等综合效益不断放大,已从最初单纯的牡丹观赏,演变成为促进洛阳全面发展的“金字招牌”。
每年的牡丹文化节,都是洛阳最美的时节。
国色飘香,满城芬芳;宾朋云集,人如潮涌。综合效益实现历届最好的第30届牡丹文化节,伴着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声与我们挥手告别。
1983年4月,首届“洛阳牡丹花会”举办。转眼间,牡丹文化节已走过30年。
30年一路走来,牡丹文化节由最初的市级节会升级为省级节会,并于去年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盛会;30年一路走来,牡丹文化节越办越好,常办常新,其经济、文化、社会、品牌影响等综合效益不断放大,已从最初单纯的牡丹观赏,演变成为促进洛阳全面发展的“金字招牌”。
国家水准
文化部直接参与创作开幕式,高水平举办20余项重点活动
4月10日晚,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在新区体育场激情上演,数千名演员欢歌起舞,为海内外嘉宾奉上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开幕式是历届牡丹文化节的重头戏,今年又适逢牡丹文化节30周年,这个重头戏尤为关键。在筹办本届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时,文化部给出的标准是:国际视野、国家水准、民族气派、洛阳特色。
为此,今年的牡丹文化节开幕式聘请谢晓泳担任总导演。谢晓泳曾执导全国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盛世中华》、首届全国音乐“金钟奖”颁奖晚会和第七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式晚会《祝福亚洲》等,均获得极大成功,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开幕式筹备过程中,文化部和省直有关部门也给予了极大支持。文化部有关领导多次带领主创团队来洛,我市全方位配合,确保了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
市节会办副主任王若谷说,本届开幕式节目量不大,却多出自名家任卫新等人之手,演出质量为历届最好。邀请蒋大为在开幕式上演唱经典名曲《牡丹之歌》,是洛阳人多年的夙愿,今年,终于实现了!
演出时,舞台上那朵牡丹文化节史上最大的“牡丹花”,赚足了眼球。中心舞台是牡丹的“花蕊”,附属舞台则为一个个“花瓣”。演出时,手持LED灯的观众坐在“牡丹”里,通过有机互动,完成浮动、勾勒、镶嵌、分割、包容、绽放等极具视觉震撼效果的动作。
邀请国内高水平导演组团参与开幕式创作,依托洛阳本地人力物力资源全力配合,这种模式既能够提升开幕式艺术水准,又能够培养和锻炼我市编创队伍。
高水准的开幕式,奠定了本届牡丹文化节成功的基础。今年的牡丹文化节把旅游与文化、经贸紧密结合,策划了20余项重点活动,既有赏花启动仪式、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文化部推荐优秀保留剧目洛阳展演等大型文化活动,又有白云山登山节、洛宁绿竹风情节、老君山文化旅游节等旅游活动。此外,一系列大型会展和商务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商到洛阳洽谈贸易、开展合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牡丹文化节的另一个高水准,体现在策划推出了夜游龙门、武皇十万宫廷乐舞、王城公园灯会等许多夜间旅游产品,令游客大饱眼福。据统计,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的游客纷至洛阳,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1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