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给您寄了一张‘邀请函’,邀请您来洛阳看牡丹。”12日,大学生孙雁南给远在安徽的奶奶寄去了一封家书,信中附了一张她特意制作的“贵宾级邀请函”——一幅牡丹剪纸画。
昨日,在洛阳师范学院,孙雁南向记者展示了这张剪纸画,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丹凤家韵”。(如图)剪纸画的下端是两朵盛开的牡丹,上方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最上面是一枚牡丹文化节的会徽。在剪纸画中,牡丹的枝干组成了一个篆体的“家”字。
“凤凰代表我自己,牡丹象征洛阳,我是想告诉奶奶,我在洛阳很好,洛阳是我飞翔的地方,也是我第二个家。”孙雁南说。
孙雁南是安徽人,2008年考入洛阳师范学院。4月8日,正在忙着整理毕业论文的她偶然看到本报刊登的“牡丹家书”活动,便产生了给远在故乡的奶奶写封家书的想法。
孙雁南初学剪纸,她想给奶奶寄一幅自己的作品让奶奶高兴高兴。为了剪得漂亮点儿,她前后花了4天时间,看照片观摩牡丹的形状,描摹牡丹文化节的会徽,一点点慢慢剪成了“丹凤家韵”。
除了给奶奶的“邀请函”外,孙雁南还写了一封家书,告诉奶奶洛阳这几年的巨变。孙雁南说,奶奶年轻时曾在栾川钼矿工作过,对洛阳有特别深的感情。在她选择大学的时候,奶奶还特别向她推荐了洛阳。
去年8月,全家人来洛阳为正在备战研究生考试的孙雁南加油鼓劲。“当时游龙门,逛老城,全家人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奶奶并没有看到牡丹花。”孙雁南说,让奶奶看看洛阳的牡丹,一直是她的心愿,“等奶奶再来时,我会带她去看最漂亮的牡丹,尝最正宗的洛阳水席,让她好好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享受一下”。(见习记者王博东记者徐翔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