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汉魏故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来源: 2009.10.12 07:42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北魏阊阖门遗址以及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城门柱础

北魏永宁寺塔基下发现的泥俑

编者按

  在洛河沿岸约5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著名的夏代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世人称之为“五都荟洛”。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这样评价洛阳大遗址的价值:夏代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等,是中国早期都城遗址最杰出的代表、流传至今最重要的遗址、中华五千年文明最重要的物证。 

  大遗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0月31日,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将在洛阳举行。为帮助大家了解古都洛阳珍贵的文化遗产,晚报记者邀您一起走近现存于洛阳的中国早期都城遗址。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中的这首《黍离》,作于西周灭亡后。相传,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都种上了庄稼,不胜感慨,便写下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几天前,笔者自洛阳驱车东行15公里,从白马寺金村向北驶入一片玉米地,一片古城遗址静静地躺在那里,这就是汉魏故城北魏宫城的正南门阊阖门遗址。

  站在这片遗址前,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笔者和古人一样,心头涌起一股“黍离之情”。

  气势雄伟的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

  近段时间,汉魏故城又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起因就是阊阖门不断有新的喜讯传出。作为中日合作的考古发掘项目,汉魏故城考古队对阊阖门周边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一个个惊人的考古新发现,就从金村这片农田中传出。

  9月,尘封千年的铜驼大街首次露出“峥嵘一角”。铜驼大街遗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保护展示工程区南100米,规整铺砌的红砂岩石板道路长约10米,宽约3米,石板厚约10厘米,石板下边是鹅卵石土层和夯土,显然经过正规的砌筑。铺砌的石板路距现今地表约七八十厘米。

  站在铜驼大街向北看,碎石铺就的地面上,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已修整完毕。门址正对着铜驼大街,主体坐落于宫城南墙,城门两侧前方建有两个规模巨大的土阙。阙台分为东阙和西阙,单个阙台长度近30米,两阙台之间间距40余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

  保存最完好的都城遗址

  站在阊阖门南侧公路上一处高地极目四望,我的心中除了泛出一丝“黍离之情”外,还有一丝庆幸:正因为这里千百年来都是农田,所以才为洛阳人保留了一块最为完整的遗址,它仿佛一块化石,凝固了自西周到唐初,前后延续了1600余年的建都史。

  汉魏故城遗址究竟完整到什么程度?考古专家钱国祥先生说:“只有汉长安城可以和它比肩!”

  从高处往下看:西南方,是赫赫有名的北魏永宁寺遗址;北面,北魏的内城和宫城正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西北角,魏明帝所筑的金墉城静静躺在那里,等待人们去进一步发现;东北方,是北魏洛阳大市的遗址。向南过洛河,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城”和“教育城”,东汉的太学、辟雍、明堂和灵台就坐落在那里,偏南一点还有刑徒墓地。东边一点的太学村中,坐落着太学遗址,那里是我国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汉质帝时,太学学生多达3万余人。

  去过洛阳博物馆的人,都会对馆藏的《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的残片和拓片记忆犹新。

  《熹平石经》由蔡邕等人书写,镌刻于46块碑上,立于太学讲堂,上书儒家经典,供学生抄录学习,防止经文在传播中以讹传讹,出现偏差和错误。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太学恢复,有关人员对《汉石经》碑石进行了整理,并刻古文经石作为补充,用篆文、古文、隶书这3种字体书写,这就是《正始石经》,也称《三体石经》。

  这两块石经都是国宝,可惜在多次迁移后流失各地,只有部分残片讲述着太学当年的辉煌。

  建都史上“承前启后”

  汉魏故城的城市规模和形制是在西周城址的基础上,经过东周、秦代的增扩以及后来多代的修缮和增筑才逐渐形成的,那么,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

  钱国祥先生说,汉魏故城在我国建都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它作为中国古代早中期都城的典型代表,对隋唐时期的长安城与东都洛阳城的建筑形制有显著影响,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城市建筑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阊阖门为例,目前为止,它是考古发掘中年代最早的都城宫城正门,无论从布局还是形制上,它都较国内以往发掘的同一性质的城门特殊,从而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阊阖门前的左右双阙也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宫城门阙。阊阖门门阙的形制、结构和建筑技术,对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门阙制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刚刚发掘出土的铜驼大街遗址也是如此。汉代以前的都城,没有“轴线大街”的概念,铜驼大街开了中国古代都城轴线建筑的先例。

  这条大街的影响究竟有多深远?钱国祥说,如今,北京城正在修复明清时代的前门大街,从中可以看到铜驼大街的影子。

  “前朝后市”也是北魏在中国建都史上的一大贡献,它的意义在于,中国的都城从此不仅仅是朝廷问政、防卫所在,都城里面已开始“养人”了,这就有了隋唐时代的“东市”、“西市”,也有了《清明上河图》中北宋东京汴梁的繁华市井,甚至明清时期的北京城。

  迎来新的历史契机

  从1962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开始对汉魏故城进行考古发掘。近年,作为中日合作的考古项目,考古人员开始在北魏宫城一带进行大规模发掘,于是有了近期的捷报连连。

  为什么把考古发掘的重点放在北魏宫城?

  钱先生解释说,同一座都城,经过那么多的年代,城市的基础部分一定会有叠压,而在这个层层叠压的基础上,系统发掘东汉、曹魏、西晋等时期的古建筑遗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北魏之后,汉魏故城基本被弃用,隋唐的洛阳城向西迁移,北魏宫城的遗迹保存得相对完整,这也是近期考古人员重点对此展开考古工作的原因。

  在钱先生的理想中,未来对汉魏故城的保护应该是这样的——对现有的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对发掘的成果进行保护性展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复原类似阊阖门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地面建筑,让汉魏故城遗址成为一座集科学研究、保护和展示的遗址公园。

  谈到洛阳即将举行的大遗址保护论坛,钱国祥先生说,这将引起全民对大遗址保护的重视,让大家共同关注洛阳大遗址的保护工作,也将提升洛阳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对遗址的保护工作,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记者 李英杰 文/图)

[ 责任编辑:王晓丹 ]
返回洛阳网首页>>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河南发恩德开展清明节主题党日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河南发恩...
  • ·科普星火耀河洛 精神传承育新苗
  • ·伊滨区举办2025年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校园篮球联赛
  • ·河南发恩德获批“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  为生命接力 !市三院医生张楠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生命接力 !市三院医生张楠成功捐献造血...
  • ·男子右肾被“蛀空” 竟因老婆患过肺结核
  • ·如何科学预防光敏性皮炎?
  • ·肚子经常“咕咕叫”怎么办?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57.55万人次!5日洛阳地铁刷新客...
  • 清明假期,洛阳接待游客329.95万人次
  • 洛阳古墓博物馆沉浸体验项目获央...
  • 好吃又好逛!清明假期,西工小街h...
  • 牡丹花开醉游人【组图】
  • 牡丹娇艳迎宾客【组图】
  • 清明假期,洛阳整体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 花海人潮 春意盎然【组图】
  • 持续至5月5日!两种方式可免门票...
  • 百姓呼声
    雎洲苑办房本要..
    东方二中的学生..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洛宁县马店镇:农...
    牡丹绽放迎客来【...
    牡丹公园:古牡丹...
    油菜花海醉游人!...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