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900多年前,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这样为洛阳“代言”。
洛阳是北宋西京,这里“河山控带,形胜甲于天下”,是古人理想的建都之所。在北宋之前,已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的都城史长达1500年。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2000多年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如是说。今天,在洛阳腹地的伊洛平原上,沿洛河一线分布着五大都城遗址,分别为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称为五都荟洛。
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也称殷商。《诗经·商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的记载,也就是说,商人的始祖契(音同谢)为帝喾之子,由其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大禹治水时,契因佐理有功被封在商邑(今商丘一带),后来几经迁徙,商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
成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夏朝末年,他在伊尹的辅佐下攻打夏桀,灭夏后在夏都二里头附近建立了商的第一座都城,就是偃师商城。西汉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称“汤受命而王,应天变夏作殷号……作宫邑于下洛之阳”;东汉时,班固也在《汉书》中记载,偃师为“尸乡,殷汤所都”。
成汤是商王朝的开国君主,又称商汤。他在位十三年后去世,在洛阳留下了桑林祷雨等典故。今偃师区山化镇蔺窑村北有汤王陵,相传为商汤墓所在地。
《左传》中称“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即商王朝存在了约600年。其间都城多次迁徙,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都是商王朝留下的遗迹,也为人们讲述着商王朝的故事。
偃师伊洛河交汇处
01
商汤灭夏
商王朝的历史,是从商汤灭夏开始的。
大约公元前1600年,河洛大地持续干旱,百姓怨声载道。夏王朝国势日衰,已经走向末路,亡国之君夏桀却仍聚敛无度,并以太阳自居,认为没人能够推翻自己的统治。
这时候的商汤看准时机,决定出兵攻打夏桀。他经过几番试探,知道夏桀已众叛亲离,遂联合一些诸侯,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随后率大军绕到夏都以西,打得夏桀措手不及。
夏桀仓促之下,在鸣条一带与商汤展开决战,最终落败,夏朝灭亡。商汤在夏都附近建起新的都城,史称西亳,就是偃师商城。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朝换代。据《尚书》记载,商汤灭夏后,本想将国都定在夏都斟鄩(今二里头一带),但“欲迁其社,不可”,才决定在不远处另建新都。唐代时,魏王李泰在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中说:“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音同库)及汤所都,盘庚亦从都之。”可见这座商代早期都城在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
02
偃师商城
偃师商城位于夏都二里头东北约6公里处。这里北倚邙山,南临洛河,本为“帝喾之墟”,即帝喾建都的地方。
偃师商城遗址
帝喾是黄帝曾孙,号高辛氏,在五帝中居第三位。他是商、周两个王朝的先祖,商汤在此建都,也有“从先王居”的意思。
不过,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并不知道商汤建都的具体位置,直到1983年考古人员配合首阳山电厂选址时,在这里发掘出了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它有三重城垣,由外到内分别为大城、小城和宫城,还有池苑及完备的水系等。
其中,小城内街道纵横,宫殿、府库等建筑林立,已具备早期都城的特点。因此,它被认为是商汤灭夏后所建的都城西亳,并被定为考古学上夏商年代分界的“界标”。也就是说,其始建年代被推定为约公元前1600年。
如今,偃师商城的考古工作已进行了40年。根据考古发掘,其年代下限被推定为公元前1400年前后。偃师商城的兴废经历了约200年时间,古人曾在这里怎样生活,也许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