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这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写的《洛阳桥》中的诗句。不过,诗中的这座洛阳桥,不在咱们洛阳,而在福建泉州。
屹立千年蜚声中外
泉州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梁式石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由于建造在江海交汇处,江阔水深,工程量巨大,洛阳桥耗时6年8个月才竣工。
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专家介绍,千百年来,洛阳桥历经多次修复,现在的它长700余米,有45座桥墩、500根栏杆石柱,所用石桥板最长达11米,每条桥板重数吨至十多吨。可以想见,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古代,建造这样一座桥梁难度有多大。
南迁的客家先民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长江流域等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宋元时期日益发达的手工业,确立了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地位。泉州洛阳桥的修建,就是出于满足发展海外贸易的需要。
无数的东西方商船日夜往来,为泉州留下了“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州人”的繁华景象。历史资料显示,那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就是通过洛阳桥,被送上停靠在泉州湾江口码头、石湖码头等码头的商船,“走”向世界各地。
“根”在河洛传承文脉
泉州洛阳桥畔,古时的商船已不见踪迹,但晋唐时的河洛古音仍可听闻。唐人张籍《永嘉行》诗云:“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里“南人”所说的“晋语”,就是西晋洛京流行的河洛话。
我市著名文史学者徐金星认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河洛文化,包括曾以洛阳为中心通行的“晋语”,是南迁汉人、客家先民、客家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通过客家人得到了最广泛、最深入的传播,极大地扩大了河洛文化的影响。
闽南语保留着晋唐古音,抑扬顿挫又饱含深情;红砖古厝依然坚挺,诉说过往传奇故事……它们早已融入泉州城的生活中,烙印在泉州人的骨子里。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阁说,客家人的姓氏、堂号、民风民俗、节日庆典都源于中原和河洛地区,一座洛阳桥满载“河洛郎”对故土的眷恋,更是华夏文脉赓续传承的见证。(记者 智慧 实习生 李玉冰 通讯员 李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