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这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写的《洛阳桥》中的诗句。不过,诗中的这座洛阳桥,不在咱们洛阳,而在福建泉州。
泉州洛阳桥 记者 曾宪平 摄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这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写的《洛阳桥》中的诗句。不过,诗中的这座洛阳桥,不在咱们洛阳,而在福建泉州。
几天前,“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顺利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在其22个遗产点中,有着“海内第一桥”之称的洛阳桥,不仅是一座连接海湾两岸的桥梁,更是一座连接闽南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桥梁。
建在泉州却很“洛阳”
泉州洛阳桥位于泉州湾畔,桥下是奔腾入海的洛阳江,不远处还有一座洛阳镇。镇里,处处可见自称“河洛郎”的客家人,客家先民南迁的故事在这里流传了千百年。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的汉人南迁,涉及人口近百万。他们大多移居长江中下游地区,少部分人抵达闽、粤,成为当地第一批客家先民。”市汉魏故城遗址管理处副处长王阁介绍,从晋元帝司马睿率民“衣冠南渡”开始,长达100多年的中原战乱,使“京洛(今汉魏洛阳故城)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中原人民南迁。
南迁的汉人心怀故国,感叹“客居”他乡,于是催生了客家民系。为缓解思乡之情,他们坚持说河洛话、穿中原衣,还以北方故乡之名为新驻地命名。于是,泉州有了“洛阳江”,江上有了“洛阳桥”,桥边有了“洛阳镇”。
类似的河洛元素,在泉州还有很多。如果您到当地旅游,不妨细心找一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