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洛阳田野寻宝记:这份沧桑,让人如此难忘!

五花寺塔

修缮前

  五花寺塔位于宜阳县三乡村北、连昌河西岸的连昌宫遗址上。该塔为砖石混砌结构的密檐式塔。其平面为八角,塔身九级,法轮宝相已毁,残高37.2米,塔底外部周长32米,内有塔心室,室内原有通道通至塔顶。

修缮后

  五花寺塔的建造年代是个谜。据三乡村村民介绍,当初的五花寺规模比较大,寺院山门和少林寺的山门造型一样。后来,五花寺被拆毁,只留一塔。《宜阳县志》中记载:该塔实际修造年代不详,旧志记载其为“唐塔”,但后经有关人员鉴定为宋代遗存。

云岩寺

  云岩寺位于嵩县白河镇下寺村境内,地处伏牛山核心区龙池曼南麓,距洛阳市区165公里,为唐元和年间(公元806年—820年)自在禅师开创,距今约1200余年,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在中国佛教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伏牛山地区佛寺的代表。

  现遗存有上下云岩寺佛殿6间,云岩寺主寺遗址及藏经阁遗址等100余处;遗存史迹有大明洪武十三年摩崖石刻、 明正德十三年《伏牛山云岩寺记》碑等。寺院背依伏牛山主峰,在寺院周边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千年古银杏树210余株,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密度最大的一处古银杏群落。

五顷寺石塔

  五顷寺石塔位于嵩县车村镇。石塔坐落在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一个近百亩的盆地里,当地人称这儿为“后湖”或“碧云湖”。

  这里原来有座寺院叫五顷寺,由于年代久远,庙宇和塔林不复存在,现仅留有文峰塔、喇嘛塔,塔高均为3.25米。据专家考证,其为元代所建。文峰塔为6层重檐六角形阁楼式建筑,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喇嘛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平面六角形须弥座,塔身中空呈宝瓶状,塔刹为四层出檐,最上面为法轮 刹顶。1978年石塔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昌阁

  福昌阁位于宜阳县韩城镇福昌村。据《宜阳县志》记载,隋朝曾在此建福昌宫。现存建筑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后曾进行过全面修葺,近年又进行过翻修。

  福昌阁面阔五间,四周斗拱,飞檐翘角。阁顶黄绿琉璃瓦覆盖,东西脊各有一大龙吻。正面有雕花门窗,门楣之上有“福昌阁”匾额。 福昌阁前筑有120余级石阶,气势雄伟。福昌阁最独特之处是其包容,道、释、儒众神在此相聚。

  阁基两侧有很多神洞,分别为财神洞、老君洞、鲁班洞、西佛洞、 药王洞、吕祖洞、五瘟洞、城隍洞、洪钧老祖洞、天尊洞、玄帝洞、菩萨洞、南极仙翁洞、华佗洞、十二老母洞等(部分已不存在)。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五,这里都会举办庙会,很是热闹。

青龙寺塔

  青龙寺塔为明代建筑,位于嵩县白河镇庙垭村北部的深山中,原为七层六角楼阁式建筑,5层至7层被毁,现仅存4层,高12米。塔基用石条铺砌,青砖重叠而起,上镶二层釉彩陶琉璃花板。塔身中空上实,每层均有塔窗,陶饰斗拱12个,制方砖密檐。

望京楼

  望京楼位于新安县仓头镇东部的孙都村,又名王黑子楼,是明末当地丝绸富商王黑子所建。因楼体被拆,现仅存楼基和门洞。楼基长22.5米,宽21.5米,高约15米。底部以大条石垒成,8米以上以大青砖砌筑。墙厚约1米,以石灰、糯米汁浇灌,中填黄土。

  楼基北侧建有砖窑,窑后曾有一暗道,直达楼顶。如今,望京楼仅剩一个残留的楼基,没有楼体,向西望去,还能看到屋瓦连片的明清民居。望京楼不单单是一座观景楼,还是一座为防匪防盗、躲避战乱而建的碉堡式建筑,对研究当地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吕祖庙

  洛阳吕祖庙位于洛阳老城以北的邙山上,是为了纪念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而兴建的。

  庙内有古建筑殿堂26间,三进两院,布局严谨。红墙黄瓦,屋脊六兽、砖雕栩栩如生。相传吕洞宾东游洛阳时曾在此修道,并有诗词传世,后经历代沧桑,古迹荡然无存。庙内现有一通古碑记载,该庙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是洛阳名士任仲芙带头捐建的,经历代多次重修才有现在的规模。

  吕祖庙坐西朝东,依山势起伏而建,从山门、卷棚、前殿到正殿依次呈台阶式上升。山门面东,为砖石结构的券门,通体不见一木,其顶为九脊歇山式。进入山门拾级而上便是前殿,殿前古树拂檐,给人一种清雅幽静之感。正殿,格扇门、直棂窗,硬山青瓦,一派青古之气。2008年6月,洛阳吕祖庙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镇山侯衙门

  镇山侯衙门位于嵩县车村镇,该官署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属怀庆府管辖,主要负责伏牛山地区军事治安,第一任守备为清制正四品,辖兵96名,分住在旧县、木札岭、豆腐店、鸣皋等地巡防,有马数十匹,每年集中在孙店演武一次。

  该建筑群现存古国槐一棵,大堂3间,中堂3间,东西房屋数间。原有的三堂已坍塌。

  大堂、中堂、三堂均为硬山顶单檐,小灰瓦覆盖,大木作小式结构(大木作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殿堂结构仅存表面形式,实际均为厅堂结构,称“大木大式”。普遍应用的“柱梁作”,被称为“大木小式”)。民国时为汝川中学,后为嵩县第二高中校舍,现存嵩县车村镇第二初级中学院内,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段家绣楼

  汝阳县刘店镇油坊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处清代建筑——段家绣楼。

  绣楼有两座,都是三层砖瓦结构建筑,坐北朝南,外观高大坚固,高约15米,共分3层,门窗很小,外墙为青砖结构,内墙为土坯所砌,墙的厚 度有一米左右。砖裹檐灰板瓦顶,有精美脊饰,古朴典雅。

  段家绣楼为清嘉庆年间段秉元、段锡元、段士元、段体元、段殿元兄弟5人所建,是段家宅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些古建筑经岁月侵蚀,仍屹然矗立,仿佛诉说着百年前佳人依窗而立的那段历史……

九龙庙

俯瞰九龙庙

  九龙庙位于偃师区山化镇石家庄村南。该庙宇坐北朝南,临伊洛河而建,占地3400平方米,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当地船工为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才、祈福船运平安而修建的。庙宇内关于黄守才治水故事的雕刻和图画随处可见,现存建筑有钟楼、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

正殿

  正殿建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砖木结构,坐落于庙院中心平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基本呈正方形。大殿内部为四柱六梁,均彩绘,四角斜梁上饰垂花式寿桃,梁柱接榫处有雀替。脊檩上有“大清嘉庆十六年二月初三日创”字样。

  钟楼、鼓楼分别位于庙宇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双层,砖木结构。钟楼下层门楣题有“钟楼洪声”四字,鼓楼有额题“鼓楼夜鸣”四字。后殿建于清嘉庆二 十二年(公元1817年),砖木结构,青瓦顶,内部通柱16根,大梁4根,二梁4根,小横梁8根,檩条21根,均绘有黑色图案。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来源: 洛阳网    2024-05-17 08:06 [ 责任编辑:崔利利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热点图片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