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直播觉得怪新鲜,但我还不太适应,只能在直播间少说话,多画画。”近日,孟津区平乐镇农民画家孙红霞刚结束一场抖音直播,笑着向记者唠起这些年的乡村变化,还忍不住连连感慨“没想到农民也能当主播,有朝一日到直播间‘上班’”。
“刚接触直播觉得怪新鲜,但我还不太适应,只能在直播间少说话,多画画。”近日,孟津区平乐镇农民画家孙红霞刚结束一场抖音直播,笑着向记者唠起这些年的乡村变化,还忍不住连连感慨“没想到农民也能当主播,有朝一日到直播间‘上班’”。
55岁的孙红霞有不少头衔,她是“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孟津区平乐镇平乐社区的一级画师,也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她最喜欢“农民画家”这个称呼。20世纪90年代,年轻的孙红霞要种地也要带娃,闲暇时间做过裁缝,也跟着乡村艺术团吹过小号,直到有一天她意外结识了平乐牡丹画创始人郭泰安。“那时候看到郭老师的画作很震撼,意识到农民也能从事艺术行业。把爱好作为事业,画出好日子,谁不喜欢呢?”她说。
后来,孙红霞潜心拜师学艺,在干完农活和家务活后,她就拿起画笔画画,从山水田园到花鸟鱼虫都潜心学习。“当时,我们这还流传着一句打油诗‘一幅画一亩粮,手握画笔奔小康’,这就是我们村的写照。”孙红霞说,这些年,她和很多村民都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进一幅幅牡丹画,画出国色天香,画出国泰民安。
“从10多年前起,我和村里不少农民画家先后到北上广深等地参加艺博会,村民的花鸟画远销国外,还在国内不少画廊展示拍卖。”聊起这些经历,孙红霞忍不住点赞,平乐“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名号越来越响亮,离不开政府搭台并提供好政策,当地村民的腰包也因此越来越鼓。
这两年,孙红霞和当地村民从幕后走到台前,把创作从画室搬进直播间,他们负责专心作画,旁边有专业团队讲解销售,一条清晰的牡丹画销售产业链正逐渐形成。“当主播有月薪,每卖一幅画还有提成,如今我直播销售牡丹画,能拿两份收入。”孙红霞笑着说,数字经济让她这个老农民也尝到新鲜和甜头,“让更多网友近距离欣赏牡丹画从创作到成稿的过程,让更多人了解洛阳和洛阳牡丹文化,我这名农民主播也很有成就感”。
记者了解到,如今,作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平乐“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品牌越叫越响。当地建有占地90亩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设有绘画创作室、拓片体验区、电商培训区、网红直播间等。
在牡丹画创意园区的带动下,当地从事牡丹画创作的超过1500人,企业从事麻布彩绘的1家、石刻艺术的2家、黄河石画的5家、牡丹瓷的1家,延伸提炼牡丹精油、做牡丹饼及牡丹花茶等的相关企业3家,带动从事装裱、包装、销售的农户100余户。平乐社区每年可创作牡丹画50万幅,销售额1.2亿元。去年,平乐镇平乐社区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对于乡村未来,孙红霞充满信心和新期望。经过这些年发展,平乐农民手中的致富“农具”更多了,不仅出现在田间地头,还出现在日益红火的乡村产业“数字快车”上。(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王博东 王艳杰 通讯员 郭俊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