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手机、拿起自制的垃圾钩,昨日早上7点多,偃师区翟镇镇的巡河员申延真和往常一样开始他的巡河工作:看看水面有没有漂浮物、水质有没有突发状况……
申延真在巡河
带上手机、拿起自制的垃圾钩,昨日早上7点多,偃师区翟镇镇的巡河员申延真和往常一样开始他的巡河工作:看看水面有没有漂浮物、水质有没有突发状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我每天的巡河可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申延真对自己的工作颇为自豪,从2018年成为巡河员至今,他每天走出2万步,兢兢业业守护着身边的绿水青堤。
巡河工作考验的是脚力和眼力。今年41岁的申延真肩负着洛河翟镇段7.36公里、伊河翟镇段9.6公里、涝洼渠5.76公里及沿河13个村庄、河滩的巡河任务。按照要求,这些区域每天要开车巡一遍,每周要徒步巡一遍。“因为范围比较大,我们专门配备了巡河车,但有些河段车到不了跟前,所以每天的徒步巡河不能少。”申延真说,自河长制实施以来,城乡河道面貌大为改观,而要长久保持河道“颜值”“气质”不减,关键在于长效管护。
在巡河途中,申延真走得很慢,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不时还停下来沉思一会儿。看到水面上有漂浮废弃物、枯木烂枝和白色塑料等危害水生态环境的垃圾,他就用自制的垃圾钩钩上岸,一不小心就被冰凉的河水浸透了鞋裤。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拍照片发到工作群里,跟附近的村级河长一起寻找解决办法。打开申延真的手机,各种巡河图片与笔记几乎占满了存储空间。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发展,各类信息化的河湖管护方式被广泛应用。为了巡河效率更高,申延真也与时俱进,最近,他学会了操作无人机。“在河面较宽或者水流湍急的区域,无人机巡河更高效、更安全,机动性也更好,并且能够全方位、多视角地发现河道里的问题。”他说。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这是镇政府的同事们眼中常见的申延真。大伙儿说,哪天他要是鞋上没沾河泥,不用问,一定是到村里宣讲爱河护河知识去了。“早些年村民把河道当垃圾场,各种垃圾都往里倒;现在,河道是大家共同呵护的对象,如果看见有人随意丢垃圾,大家都会上前制止。”申延真说,随着洛河堤顶路、伊河堤顶路贯通,村民们出门就能看到绿水青堤,吃完饭沿着河道散步的村民多了起来,大家的幸福感明显提升,不少人还自愿加入了护河队伍。
洛河翟镇段紧临二里头遗址,河面宽广、水质清澈,拥有得天独厚的湿地景观资源。“你看,这里正在建滨河游园,每次巡河走到这儿,我就充满了期待!”申延真说,自己守护的这些河道,都是母亲河的“毛细血管”,他会继续走下去,为碧水长流贡献一份力量。(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通讯员 王雷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