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以人为本,以文“化”城,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书香洛阳建设步伐,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志愿者在农家书屋里陪孩子阅读
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去年,我市以人为本,以文“化”城,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书香洛阳建设步伐,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今年,我市将新建一批城市书房,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巩固、深化、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成果,让城市充满书香。
市民在城市书房内阅读
1 一本书古城书香浓
9日8时30分,小雪飘落,翠竹掩映,把龙门大道宜人坊城市书房装扮得更加迷人。图书管理员王小芳刚刚开门,就迎来了当日的第一位读者。
她叫张丽晓,家住关林,把女儿送到小学后,回家途经宜人坊城市书房,很快借到了女儿喜欢的《阿凡提的故事》。
“以前在市图书馆给孩子办了借阅证,从家到图书馆至少需要30分钟,现在在送孩子路上就能借书还书,真是太方便了。”张丽晓说。
城市书房内提供电子书免费下载服务
一座书房,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情怀。
2018年,我市将城市书房建设列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通过完善服务场所、创新运营模式、构建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阅读圈”。
一座座城市书房在广场、游园、公园高标准建成,每座书房的藏书丰富多样,所有城市书房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12小时,全年无休,凭借阅证、身份证即可进入。办一张借阅证,所有城市书房可通借通还。手工沙龙、亲子故事会、阅读讲座等品牌活动有声有色。读书在洛城蔚然成风,阅读成为洛阳新的城市名片。
今年,我市将新建城市书房30座,建设市文化馆、市方志馆、市少儿图书馆,提升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社区书房和农家书屋服务效能,确保市中心图书馆3月底建成开放,巩固“15分钟阅读圈”。
演员现场教孩子们唱戏
2 一场戏文化惠民实
什么样的文化活动最能打动人?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体味文化获得感,这样的活动才有更加持久的吸引力。
56岁的孙丽芳是高新区滹沱社区居民,她一辈子只有一个爱好:唱戏。
去年,高新区开展了“交响高新”系列文艺活动基层巡演及“红色文艺轻骑兵”“快乐星期天”“河洛欢歌·舞动花城”等40多场活动,孙丽芳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从小喜欢唱,年轻时忙工作忙家庭没时间唱,免费观看了多场文化惠民演出,让孙丽芳心痒痒。退休后,她加入了戏曲爱好者组建的曲剧团,从排练“大戏”到自编自演小品一丝不苟,常年奔波在“送戏下乡”的路上。
“春满河洛·欢乐过年”春节系列活动、“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月”活动、“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演出……一年四季,我市的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档,去年文化惠民演出340场,受众40余万人次。
此外,我市所有行政村按照“七个一”标准配套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村群众自发组建文艺团队,把一大批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文化节目送进千家万户。我市还推进边远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作,2000多个边远地区自然村30多万名群众看上了高清晰、多频道的数字电视。
今年,我市将继续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月”“河洛欢歌·文化惠民演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菜”转变,让“文化大餐”更可口、更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