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一次交通意外,导致伊川县吕店镇符村村民远江朝脊椎神经受损,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他说,自己也绝望过,是妻子邵欠不离不弃给了他生活的勇气。
村里的人都知道,邵欠有一双巧手,靠着做豆腐、生豆芽,她独自支撑这个三口之家。然而,受家里条件限制,邵欠的“小产业”总是难以扩大规模。今年,村里为她家送来了7000元“到户增收”政策款,这让她家今后的生活更有奔头。
一场交通意外,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1995年11月29日,丈夫出交通意外的那天,邵欠每每回忆起来,总是止不住地掉泪。她说,那天,她家的天塌了。
那天过后,丈夫由于脊椎神经受损,导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为给丈夫治病,邵欠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从亲戚那儿借了5万多元。
丈夫瘫痪在床,年幼的儿子嗷嗷待哺。邵欠说,丈夫刚发生意外那几年,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后来,丈夫情况有所好转,她用家里卖粮食的钱,买了些编织条。晚上,丈夫侧趴在床上编篮子。白天,邵欠拿到市场上去卖。一个篮子赚两块钱,远江朝一天能编三个。六块钱,是全家三口当时一天的生活费。
一缸黄豆芽,让她在自家院里有了“小产业”
丈夫发生意外的第三年,连日阴雨过后,邵欠一家人住的旧瓦房突然坍塌了。为了盖房,邵欠把家里还未长成的小猪卖了,攒了600元买了9块楼板。盖房子时,邵欠的三个哥哥从邻村赶来,给她帮忙。邵欠说,村里有规矩,新房盖成,主人家要请来帮忙的人吃饭。
家里实在没钱,左思右想,邵欠用自家仅剩的一些黄豆生了些豆芽,让哥嫂带回家尝尝。谁知一吃,大家都说这些豆芽比市场上卖的好吃。在哥嫂鼓励下,邵欠在自家做起了“小产业”——生豆芽。
一笔“创业款”,让她更有底气摘掉贫困帽
夏季,生一批豆芽需要五六天。冬季,生一批豆芽需要七八天。靠着一双灵巧的手,邵欠每天起早贪黑,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起初生豆芽那几年,每斤2.75元的黄豆和每斤6.7元的绿豆,对于邵欠来说,都是奢侈的原材料。批发市场100斤一袋的豆子,邵欠总是磨破嘴皮,让老板拆开卖给她。
邵欠不是不想摘掉贫困帽,但确实有些吃力。了解到她家的情况,今年,村里为她家送来了7000元“到户增收”政策款。有了买原料的钱,邵欠又购置了一些做豆腐的工具。如今,邵欠的“小产业”更红火了。她算了算,到年底,生豆芽,她家能赚1万多元,做豆腐,她家能赚1500元。有了这笔“创业款”,邵欠摘掉贫困帽更有底气了。
相关链接
伊川县吕店镇符村现有贫困户105户,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村里制订了多套脱贫增收方案:1.对于家里有产业的贫困户,村里根据“到户增收”政策,每户补贴7000元;2.家里有劳动力、无产业的贫困户,安排至村里的扶贫车间工作,每月可有1200元的收入;3.家里既无产业,也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可依靠光伏项目,每户每年享受3000元补贴。(洛阳晚报记者 李雨璐 通讯员 司马雷兵/文 记者 杜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