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春,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抵西京洛阳,入西京留守钱惟演幕,成为“钱幕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欧阳修在洛阳遍游牡丹名园,洛阳牡丹之盛,给他留下了终生记忆。
岳山红 聂剑帆 画
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春,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抵西京洛阳,入西京留守钱惟演幕,成为“钱幕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欧阳修在洛阳遍游牡丹名园,洛阳牡丹之盛,给他留下了终生记忆。
欧公初进留守府
欧阳修,字永叔,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次年三月任西京留守推官,即西京留守府的一名司法官。
正值牡丹花开,欧阳修来到西京洛阳,到达西京留守府。留守府设在洛河之南的临阛坊,位置在今安乐镇军屯村西北。
时任西京留守的钱惟演和通判(留守府幕僚长)谢绛,都是德高望重的政治家和文坛泰斗。钱惟演、谢绛见到欧阳修后,很是欣赏,引荐他与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年轻幕僚相识。
当时,钱惟演主持的三大城市建设工程已竣工,欧阳修参加竣工仪式。这三大工程是:河南府儒学扩建、引龙桥修建、镇国桥改造。
河南府儒学,位于立德坊,即今老城东南隅;引龙桥,是在天津桥东另建的跨洛河大桥;镇国桥是瀍河入洛河口附近的跨瀍河大桥,原为木桥,改为石拱桥。元《河南志》载,镇国桥南,新建的亭子,名为猗亭,是欧阳修命名的。
春日看遍洛阳花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洛阳牡丹“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这是当时洛阳的五大牡丹名园。其中,长寿寺东街、棠棣坊,都与南市相邻,与留守府甚近。欧阳修到任后,与谢绛、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游遍了这些名园。
欧阳修《少年游》写其观感道:“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当年,钱惟演又实施了多个城市建设工程,如留守府扩建工程、临阛馆工程、寺院重建工程等。留守府扩建工程是与运渠的治理同时进行的,临着运渠建立了牡丹园。临阛馆,又名临阛驿,是新建的一个驿站,主楼为双桂楼,位于留守府附近。同时,钱惟演对普明寺进行扩建,专门建立大字院,广种牡丹。在洛河北的镇国桥附近,重修净垢院,也广种牡丹。
次年春,这些工程相继竣工,西京留守府、临阛驿、大字院与南市周边的长寿寺东街、棠棣坊,形成环南市牡丹区。净垢院与相邻之铜驼坊、新潭、河南府儒学等,形成环新潭牡丹区。
谢绛、尹洙、欧阳修分别写了《临阛馆记》,欧阳修又写了《河南府重修使院记》《河南府重修净垢院记》《游大字院记》《丛翠亭记》《非非堂记》《东斋记》等系列文章。
才子相伴访牡丹
钱惟演很欣赏欧阳修、尹洙、梅尧臣、苏舜钦这帮才俊,对他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有一次,他们到嵩山游玩,回到龙门驿时,下起了大雪。这时,钱惟演的使者赶到,带来了官厨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府里没什么重要公务,你们不用着急回来,好好地在龙门赏雪吧。”
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春,寒食节前,钱惟演派苏舜钦到花山寺寻找一种奇特的红牡丹,将其移到洛阳。花山寺位于洛阳西部的岳山之巅,该山又名花山、花果山。苏舜钦到了三乡驿,恰遇从陕州回洛的欧阳修,他们相伴至花山寺。
他们看到花山寺牡丹园中杂草丛生,苏舜钦作《题花山寺壁》之诗劝僧人道:“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欧阳修作《花山寒食》道:“客路逢寒食,花山不见花。归心随北雁,先向洛阳家。”实际上,花山寺处于高山之巅,其牡丹要比洛阳城中晚开二十天以上。在寒食节,这里的牡丹正可以移植。
他们根据僧人的指点,选挖了一株牡丹,正准备下山,突然下起大雨,无法下山。欧阳修作《寒食值雨》道:“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凄。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油壁逢南陌,秋千出绿蹊。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最后一句“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写尽了“钱幕集团”对牡丹之珍重。
他们回洛后,将这株牡丹种在普明寺中。不久,此株牡丹开出奇异的红花,钱惟演将其定名为“岳山红”,成为洛阳牡丹的名品。(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