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多方面为考古研学立规矩、树标准、画红线,让本就火爆的考古研学更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收获多方“点赞”。
开放各类考古研学资源,为不同年龄段和知识背景的对象提供优质多元的“菜单式”服务,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更多微利型产品服务……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多方面为考古研学立规矩、树标准、画红线,让本就火爆的考古研学更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收获多方“点赞”。
不可否认,考古是一个门槛较高的学科,从分地层、辨遗迹、认器型,到勘探调查、发掘整理、修复保护,这些行业内的“基本操作”,对公众而言难免晦涩难懂,难以体会其中奥妙。如何让“无字地书”变得“脍炙人口”?如何“穿越古今”让千年历史“如在眼前”?考古研学便是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文博热”“研学游”持续升温,考古研学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许多考古遗址变成“活课堂”,让越来越多人有机会近距离看见历史文脉,深度体验考古魅力、汲取文化滋养,也让人们在穿越时空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作为文物考古资源大市,洛阳既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又有汉魏隋唐等朝代的考古遗址,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名气大。聚焦考古研学“做文章”,不仅是助推城市发展的有力之举,也是彰显文化担当的应有之义。这些年,我们依托丰厚考古资源,创新推出“探秘古墓宝藏”等一系列沉浸式考古研学活动,许多沉浸式的考古体验,激发起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有效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以《意见》为“指南”,一如既往地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自身优势禀赋,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开发精品研学产品,必将让考古研学更为“研之有物”“学之增智”“游之有趣”。(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