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穿城而过的洛河,就是一段活着的运河——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渠首段。
-编者按
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穿城而过的洛河,就是一段活着的运河——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渠首段。
穿越千年时光,河依旧是那条河,不舍昼夜,流淌不息。
河流不言,默默守护着历史的秘密,解密的钥匙也许是一堆巨石、一艘旧船、一段老渠……它们可能在博物馆展柜里,也可能在你经过的小路边……即日起,“按图索骥看运河”系列带你寻找这些“钥匙”。
燕尾槽里锈迹明显
不起眼的风景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石头。
就在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简称运博)一楼出口外,路边的草丛里,两排巨大的石头“站”成了一道不起眼的风景。
它们默默地守在路边,陪伴着一群又一群参观者,一如它们曾经默默地守在作为通济渠渠首的洛河岸边,守望着一艘又一艘南来北往的船只。
这些石头远观质朴无华,近看遍布沧桑,其中有些石头边缘有形似燕尾的凹槽。从一些凹槽里的铁锈可知,其中曾经嵌着铁锭,这些铁锭形似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燕尾榫,又像现代装饰常用的蝴蝶结,你可以叫它铁鼓、腰铁、铁细腰。
我曾经介绍过运博里展出的唐代铁细腰,博物馆展出的只是个别“代表”。实际上,洛河两岸曾经有过数不清的铁细腰,连接着数不清的巨石,紧紧地护着洛河大堤。
洛河便是运河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去世,隋炀帝杨广继位,次年改元大业,迁都洛阳。既然迁都,自然要修建洛阳新城,据《隋书》记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隋炀帝“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
新都规模宏大,由宫城、皇城、外郭城、西苑等组成,宇文恺又引洛水贯都,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称其为“北据邙山,南直伊阙之口,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
当年三月,在营建新都的同时,隋炀帝又拉开了兴修南北大运河的序幕,“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而今,我们走出运博,穿过滨河北路,来到朱樱塔下,眼前穿城而过的洛河水,仍然流淌在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起始段的河道上。
当时,洛水在西苑内的上阳之南弥漫东流,这一区域地势明显西高东低,洛水在此流过,无险可守,所以要在两岸加筑护堤,宇文恺遂“筑斜堤束令东北流。当水冲,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谓之月陂”。
有故事的石头
到了唐代,高宗李治下令在洛阳城外洛水以北修建皇家宫苑上阳宫,并在月陂上建造一里多长的临水长廊,使上阳宫处于高爽之地,既保证宫苑安全,又享有优美的洛水景观。
考古工作者在上阳宫南侧、牡丹桥西侧等地的考古发掘中,都曾发现过“洛水护堤”。大量的青石块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如今重见天日,我在运博见过它们,也曾在回洛仓遗址见过它们。回洛仓遗址有一个巨石堆,立牌显示:河堤石(唐),洛河出土。
运博展馆外的河堤石
巨大的石头、坚硬的腰铁,有了它们,洛河便无水患之忧?遗憾的是并非如此。
比如,唐玄宗开元年间,西苑中的谷水、洛水时常暴涨:公元720年,洪水席卷西上阳宫;公元730年,洛水冲毁天津桥、永济桥及民居千余家。为解决水患,唐玄宗命河南尹李适之修筑洛河堤防。
李适之是唐太宗的曾孙,酒量极大,与李白、贺知章等并称饮中八仙。神奇的是,他晚上跟人喝酒,次日照常上班,从不耽误工作!唐玄宗命他动用皇宫府库财力,由官方出资雇佣人力,主持修筑了三大堤防:上阳陂、积翠陂和月陂……
大家到运博打卡,参观精美文物,随后不妨走上洛河大堤,看看这段活着的运河。也许有一天,那些“退休”的河堤石会带着它们的故事,重回洛河岸边。(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 通讯员 杨浩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