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永嘉之乱,北方被五胡侵占。东晋皇室及大多数士族只想偏安江南,也有不少将士立志北伐中原。与一心一意想收复河山的祖逖(详见8月22日A15)不同,桓温北伐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可惜他并未成功,而他梦寐以求的皇权,到头来落到了东晋最后一个北伐将领刘裕手中。
经历了永嘉之乱,北方被五胡侵占。东晋皇室及大多数士族只想偏安江南,也有不少将士立志北伐中原。与一心一意想收复河山的祖逖(详见8月22日A15)不同,桓温北伐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可惜他并未成功,而他梦寐以求的皇权,到头来落到了东晋最后一个北伐将领刘裕手中。
桓温三次北伐,欲以战立威
那是一个大雪天,晋明帝司马绍的两个女婿碰面了。桓温一身戎装,准备去打猎。刘惔约了朋友清谈。刘惔问:“老贼,穿这身衣服干什么?”桓温说:“我如果不穿这身衣服,你们这班人哪能闲坐清谈?”
刘惔很熟悉桓温,总觉得他有不臣之心。桓温瞧不起刘惔,认为清谈误国。刘惔的直觉不错,桓温立志收复中原,是为以战立威,资历够了,就能代晋称帝。
当时东晋有两个心腹之患:一是北方实力很强的石赵,二是蜀地实力较弱的成汉。汉主李势荒淫无道,丧失民心,桓温便率荆州万余精兵西上伐蜀,于公元347年灭成汉。回师荆州后,桓温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名声大振。他着手准备北伐,意欲收复中原,迁都洛阳。
公元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他率四万精兵,一直打到长安。桓温进军到霸(同灞)上时,当地居民十有八九拿着牛肉和酒在大路上迎接,年迈的老人感动得热泪滚滚:“没料到今日又见官军!”可惜后来因为缺粮,桓温不得已撤兵。
公元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于当年八月收复西晋故都洛阳,驻屯在故太极殿前,不久又徙居金墉城。这次,桓温将被毁坏的西晋诸陵一一修复,并派人守护。他最大的心愿是让朝廷将国都从建康(今江苏南京)迁到洛阳,以扩充疆土,统治全国,但朝廷不置可否,同僚中也有不少人反对,桓温被迫退兵,洛阳又被前燕占领。
接下来,桓温花了13年消除东晋内部对北伐的阻力,并等待前燕和前秦出现问题的有利时机。公元369年初夏,桓温率领五万大军出发,第三次北伐。经过前两次的考察与实战,桓温成竹在胸,他选择水路行军,希望雨水充沛的夏季能为自己节约行军成本,并使军队免受北方骑兵的突袭,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入夏以来,中原数月未下一滴雨!军队断粮,加上前燕最后一名大将慕容垂的绝地反击,桓温大败!
桓温堪称一代枭雄,然而朝廷的戒备、同僚的疏远,又使他备感无奈与孤独。这种尴尬境地,让人想起他初次北伐归来,遇到偶像刘琨家老婢的情景。老婢一见桓温便潸然泪下:“公甚似刘司空。”桓温大喜,到外面整理衣冠后,又叫来老婢问哪里像。老婢说:“脸很像,可惜太薄;眼睛很像,可惜太小;胡须很像,可惜太红;形体很像,可惜太短;声音很像,可惜太柔弱。”桓温于是取帽解带,昏然而睡,不高兴了好几天。
刘裕两次北伐,终代晋自立
桓温做了一辈子的皇帝梦,最后由儿子桓玄实现了:公元403年冬,桓玄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自己即皇帝位,追封父亲桓温为宣武皇帝。只过了三个月,刘裕就把这个梦砸碎了。
刘裕一出生母亲就死了,父亲寄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因贫苦想扔掉他,多亏姨母把他养大。刘裕长大后,“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但他识字不多,以卖鞋为生,又好赌博,被同村人轻视。好在他后来报名参军,从此改变了命运。
孙恩之乱爆发后,刘牢之奉命率北府兵前去围剿,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刘裕在危急时刻“独驱数千人”,最终将孙恩逼到投海自尽,他因此在北府兵中树起了赫赫威名。
公元404年春,刘裕在京口起兵,率部攻打建康。优柔寡断的桓玄闻风丧胆,在逃亡途中被杀。刘裕攻入京城,将被桓玄挟持的司马德宗迎回复位。经历了连年内乱之后,东晋局势终于稳定下来,刘裕开始准备北伐。
公元409年,南燕国主慕容超为扩充宫廷乐队,派兵南下掳掠东晋数千名青年男女,刘裕不顾朝中大臣反对,坚持率军北上,次年活捉慕容超,将其押回建康斩首,南燕灭亡。
趁刘裕北伐,孙恩的妹夫卢循率领残党余部围困建康,朝中一时无人能敌。攻克南燕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朝廷就紧急征召刘裕,刘裕只好回来解围。
数年后,刘裕决定第二次北伐,这次的目标是后秦。后秦占领着洛阳和长安,还时不时南下骚扰,是东晋的心腹大患。
公元416年夏,刘裕率多路人马攻打洛阳,留好友刘穆之在朝中处理政事。次年四月,刘裕攻下洛阳,八月收复长安,灭了后秦。他本打算留在长安,继续征服西北,南边却传来了刘穆之去世的噩耗。
三秦父老听说刘裕要回江南,到大营门前痛哭流涕。刘裕安慰他们,会留下次子刘义真与文武贤才镇守长安,然后便从长安出发,自洛水入黄河,开汴渠而归。结果呢?长安城中的东晋将领发生内讧,刘义真单骑逃走,长安得而复失。
即便如此,刘裕的资历也攒够了。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建南朝刘宋。偏安江东104年的东晋灭亡了,收复中原,重返洛阳,终究还是一个梦。(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