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二是民间财神节。
财神界席位颇多,有名有姓的武财神、文财神数不胜数。这回,咱们说一个比较另类的文财神——端木赐。
这位财神爷的历史原型是咱河南老乡,复姓端木,字子贡。在《史记》《论语》等古籍的描述里,子贡是个尊师重教的活财神,孔子提起他都竖大拇指。
干啥啥都行,赚钱第一名
端木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老家在卫国(今属河南),离东周王城洛阳很近。
端木家族对周天子忠心耿耿,历任家主都是王室重臣。西周时期,周公姬旦率军东征,平定叛乱,在“天下之中”洛邑(今洛阳)营建成周城,制礼作乐,将部分殷商遗民迁到了卫国。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把西周作没了以后,端木家族追随周平王迁都洛邑,帮助周天子打败对手,为东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子贡是端木家族名气最大的成员。史载,他通达事理,思维敏锐,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外交风范堪与东周洛阳纵横家苏秦媲美。
他还是商界奇才,诚信经商,富而好礼,被奉为儒商鼻祖,可与“商祖”白圭——东周洛阳顶级富商平起平坐。
世间路坎坷不平,成功不易。子贡却像闹着玩儿似的,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做出成就。
做生意,他白手起家,累积千金。
老同学颜回不懂营生,穷得叮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总能准确地预测市场行情,抓住时机囤积居奇,贱买贵卖,赚得盆满钵满。
搞政治,子贡治国平天下,一人胜过百万雄师。
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战火不休。齐国要发兵攻打孔子的祖国鲁国,孔子希望弟子们挺身而出制止这场灾难。其他弟子请命出使,孔子怕他们搞不定,拦着不让去,子贡主动请缨,孔子却答应了。
果然,子贡一出手就是纵横天下的大手笔!他不但成功说服齐国停止对鲁作战,还搅动天下风云,改变了未来十年的国际格局。《史记》记载,子贡出使,因势利导,打破均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搞得“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背后就是子贡在“煽风点火”。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差点饿死。弟子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及时搬来救兵,才化解了这场生存危机。
学霸的老师有多厉害
做学问,子贡也是一把好手。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勤于思考,尊师重教,是推广孔子学术理论的排头兵。
起初,子贡对孔子可没这么恭敬。刚入孔门时,子贡心高气傲,自命不凡,觉得孔子的水平一般般,还不如他自己。
第二年,他觉得老师还行,勉强能和他打个平手。
第三年,他后知后觉,赞叹孔子的学识深不可测,无人能及。
为啥态度有这么大变化?看看史书中提到的师徒互动就明白了。
当时,某些诸侯国经常“绑架”其他诸侯国的民众当奴隶。鲁国法律规定,为鲁国人垫资赎身者,可到国库报销赎金。
子贡在外地花重金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谢绝了官方的补贴奖励。孔子把他批评了一顿:你见义勇为是好事,但无偿赎人就不对了!像你这样财大气粗、不要报酬的大富翁有几个?照你这样,以后自费做好事的人如果接受了补偿,众人就会嘲笑他贪财,那样谁还愿意搭救落难的人?谁还敢做好事?
强行拔高道德水准,要求人人做好人,当圣人,反而会导致社会道德滑坡。
子贡顿悟。这就是孔夫子的大智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后来,子贡当上了鲁国、卫国的相国,成了“孔门同学会”混得最好的男同学。
有人夸他比孔子还优秀。子贡谦逊地说:“我的老师岂是凡夫俗子比得了的?我就像矮墙里的院子,人家一眼就能看穿;而我的老师深不可测,就好比万仞高墙内的宫室,一般人连门都摸不着,根本不知道里头有多么富丽堂皇!”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子贡把孔子当成圣人,比作日月,顶礼膜拜。就如孔子入周问礼,在洛阳拜访过老子后赞叹老子乃人中之龙一样。
《史记》里说,子贡出使列国,总要附带宣讲老师的理论主张,“推销”孔子。孔子名满天下,子贡功不可没。
孔子去世后,子贡为其守孝六年。晚年,他开班授徒,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因其生财有道,乐善好施,后世将他捧上神坛,奉为财神。
要问子贡有啥成功秘诀,或可琢磨琢磨他和老师的对话。
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怀仁爱之人,自己不愿意的事,莫要强加给别人。
若能举一反三,因势利导,你不成功谁成功?(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