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踏青扫墓,凭吊故人。郏县三苏园内芳草萋萋、松柏苍苍,是个清雅的好去处。
三苏园正门
清明时节,踏青扫墓,凭吊故人。
郏县三苏园内芳草萋萋、松柏苍苍,是个清雅的好去处。三苏园内葬着宋代的三个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轼是万千文学青年的偶像,其名如雷贯耳,妇孺皆知。苏辙是苏轼的弟弟,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
“唐宋八大家”,老苏家占了仨,人称“苏门三学士”。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
郏县位于平顶山市,从洛城驱车往东南方向走,两小时左右便到三苏园。
葬在嵩山下,魂萦河洛间
苏氏父子本是四川眉山人,与洛阳的交集看似不多,其实不然,他们都对洛阳深有好感。
苏洵生前有意定居洛阳。苏辙梦想在洛阳买房。苏轼则幻想自己能像偶像白居易一样,隐居洛阳,“华颠赏遍洛阳春”。只是人生无常,难能如愿。
按理说,叶落归根,人死后当还乡安葬,但苏轼执意要葬于河洛山水之间。
他病逝前,给苏辙写信交代后事,嘱托弟弟:“待我死后,把我葬在嵩山下,你替我书写墓志铭。”
嵩山在北宋西京洛阳附近,离北宋东京开封也不远。苏氏父子学而优则仕,一生效力于朝廷,辅佐君主,造福百姓。河洛大地是他们奋斗过的地方,是他们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地方,一生难忘,魂牵梦萦。
史载,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逝。次年,苏辙扶柩北上,将哥哥葬到了“嵩阳峨眉山”——今郏县三苏园所在地。
苏辙死后,葬在了哥哥身边。先前病逝的苏洵,本已归葬蜀地,后人为了让父子三人团圆,在苏轼、苏辙墓的中间,为苏洵建了一座衣冠冢。
在如今的宜阳县韩城镇苏河村,生活着苏轼的后人。苏轼去世100多年后,其六世孙苏宗义与妻子周氏为避祸乱,携子从四川迁至洛阳,开枝散叶,繁衍至今。
一门三杰,父子文豪
三苏园内有个文学纪念馆,展出苏氏父子的诗词作品。
苏轼、苏辙都考中了进士,苏洵却连秀才也不是。有人打趣说,苏洵最优秀的作品不是文章,而是儿子。
其实,苏洵并非一开始就是好父亲。他刚当爹时,既不求学,又不上班,常撇下老婆、孩子出去玩,缺乏家庭责任感。
直到老母亲去世,苏洵才意识到人生短暂,当有追求,于是“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并因材施教,辅导苏轼、苏辙学习,带着儿子到各地游学,增长见闻。
公元1056年,苏洵领着苏轼、苏辙到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路过洛阳,赏过洛城的春花和绿树。那时的苏轼和苏辙踌躇满志,一心施展才华,“致君尧舜”。
父子三人到开封以后,拜会了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很欣赏他们的文章,大力推荐,一时间,“三苏”名动京城。
他们在河洛地区游学多日。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19岁的苏辙双双考中进士。
兄弟情深,相约来生
苏轼与苏辙自小相伴成长,形影不离,“未尝一日相舍”。
苏轼恃才傲物,潇洒达观;苏辙恭谨内敛,踏实稳重。兄弟俩志趣相投,性格互补,是兄弟,更是知音。
他们考中进士后,携手步入仕途,一心报效国家、造福苍生。然而人生坎坷,难遂心愿。
不久,他们的母亲便去世了。没过多少年,苏洵也去世了。
朝中局势大变,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引发了新旧党争。耿直的苏轼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结果被政敌抓住把柄,弹劾他借诗讽刺朝廷,导致他被关进大牢。
苏轼蹲了一百多天牢房,绝望至极,一度以为自己会被处死,还给弟弟写了封遗书。
苏辙忧心如焚,倾尽所有打点上下,冒死上奏,替兄辩护。最终,皇帝被他们的兄弟情深打动,苏轼死里逃生,被贬到外地,苏辙也被外放。
此后,兄弟俩常常分隔两地,但他们的心始终在一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因思念弟弟而作。
苏轼年老之后,常常回忆小时候父亲教自己和弟弟读书的温馨时光。相传,他去世那天,因无缘再见苏辙而大恸。苏辙接到噩耗后,更是“泣血至地”。
兄弟俩相约来世还当一家人,“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三苏园,圆了他们一家人团聚的梦。(记者 张丽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