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洛阳邙山的曹休墓发掘现场外景。记者 张晓理 摄
曹休墓后室出土的篆书白文“曹休”二字的私印。记者 张晓理 摄【高清晰组图】
作为历史上最精彩、最动人心魄的时代之一,“三国”的话题似乎从未从生活中走开。继去年安阳发现曹操墓引发轰动之后,近日,曹休墓在洛阳被发现,再次引起了世人对“三国”文化的关注。有学者提出,洛阳作为“三国”故事的重大发生地,不妨打打“三国”旅游牌。
洛阳浓缩“三国”历史文化精华
“‘三国’是洛阳历史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研究展示‘三国’文化,最重要、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地区非洛阳莫属。”得知曹休墓发现的消息,我市河洛文化学者、历史学家徐金星异常兴奋,他一口气用四个“最”来表达对洛阳“三国”文化的推崇。
徐金星说,洛阳是东汉都城,也是“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三国演义》开头就写道: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意思的是,“三国”分立始于洛阳,“三国”统一也终于洛阳,连蜀后主刘禅、吴末帝孙皓亡国后均生活在洛阳。
“作为当时版图最大、实力最强的魏国都城,洛阳远在蜀都成都、吴都建业之上。” 徐金星如此断言。
据介绍,“三国”时期发生的许多大事都是围绕洛阳进行的,许多名人都在洛阳活动,我市的“三国”文化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
文学上有曹操三父子、建安七子、才女蔡文姬等,他们留下了大量光辉灿烂的作品;哲学上有何晏等开创的魏晋玄学;科技上有马钧发明的龙骨水车、指南车;宗教上,印度高僧在白马寺译出了中国第一部《戒律》,中国第一个受戒的僧人在洛受戒,也是第一个西行取经的僧人;洛神传说和才高八斗、车载斗量、司马昭之心、乐不思蜀等成语典故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影响着华人的生活……
“洛阳有关‘三国’生动有趣的传说和故事,就是3天3夜也说不完。”徐金星说,“三国”文化在中国家喻户晓,演绎和传播率极高,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这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洛阳“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三国”只是短短的60年,但却给洛阳留下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关林、曹魏皇陵、曹休墓、阿斗墓、两京故道等许多遗迹,同时还有数不清的故事和传说,在许多专家学者看来,这无疑为开展“三国”文化旅游创造了广阔前景。
蜀将关羽有着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身后被人推举为“忠”、“义”、“仁”、“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洛阳关林是关羽埋首之所,每年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华人前来朝拜,成为洛阳旅游的“老三篇”之一。
汉魏故城作为都城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前后沿用近600年,是世界最大的古代都城,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在孟津县平乐镇与偃师市首阳山镇交会处,至今耸立着一段连绵千米的古代城墙。1961年,汉魏洛阳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文帝首阳陵在首阳山,魏明帝陵也在洛阳,至今人们无法确知其位置。“三国”时代留下了许多千年未解之谜,正如曹休墓被发现一样,将来它们还会给洛阳乃至世界带来何种惊喜,谁也不能预料。
以一幅《清明上河图》,开封人打造了清明上河园,成为开封旅游的代表之作;西安人恢复重建了大唐芙蓉园,吸引了世人的眼球,这让中国唐史学会洛阳中心秘书长王恺耿耿于怀:“洛阳有多少比这些更有分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单是‘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就有多少文章可做?”
王恺认为,洛阳的“三国”历史文化缺少创新和展示,唯有进一步创新和展示,“三国”文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才能进一步唤醒沉睡千年的“三国”文化。
“如果对洛阳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对洛阳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徐金星说。
“‘三国’旅游大战”轰轰烈烈
国内与“三国”有关的名胜古迹有500多处,分布在河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地。目前,已开发较成熟的“三国”旅游景点有70多个。
近年来,随着“三国”文化升温,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开发与“三国”有关的旅游资源。
湖北省的“三国”旅游景点、遗址有180多个,已开发的有30多个,约占全国开发的一半,其中黄鹤楼、赤壁古战场、荆州古城、鄂城西山、长坂坡等名气较大。
赤壁市仅是湖北的一个县级市,赤壁大战就发生于此。电影《赤壁》上映后,赤壁更加出名,现在已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
据湖北媒体报道,去年,湖北“‘三国’游”被纳入省级规划。今后几年,湖北省将创建5A级的“三国”旅游景区。通过长江旅游线路将武汉、荆州和宜昌的“三国”旅游精品连接起来,向境外促销,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作为“三国”遗址游大省,四川缀满了“三国”文化的碎片,成都武侯祠、剑门蜀道等已成为“‘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
“三国”时期,曹氏家族、夏侯氏家族、许褚家族等都是安徽亳州的名门望族。目前,亳州的曹氏宗族墓群已经被发掘了10多座,还有20多座墓没有进行发掘,亳州争取早日对没有发掘的曹氏宗族墓群进行发掘。
与此同时,其他各地“‘三国’文化之乡”的争夺大战也是愈演愈烈。
河北省涿州市是“三国”时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地,被称为“‘三国’文化”的源头。2006年6月13日,涿州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同时,“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也宣布定址于涿州。
2009年4月,湖北省襄樊市也被命名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湖北荆州被誉为“关公文化之乡”,《三国演义》中有72回写到的荆州,目前也在申报“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在河南,“三国”文化的开发方兴未艾。
去年,许昌签约总投资6亿元的“许昌‘三国’文化苑”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按 “古城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的规模,重现汉代都城的风采。2009年5月1日,投资2.3亿元的许昌曹丞相府建成对外开放。许昌还被批准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至今已连续举办3届“中国许昌三国文化周”。
安阳曹操墓被发现后,旅行社将其纳入热点旅游线路,昔日默默无闻的安阳西高穴村顿时成为热闹的旅游景点。安阳计划对曹操高陵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集保护、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曹操高陵博物馆。最终,将曹操高陵建成“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
争夺背后的“三国”文化含金量
各地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大规模开发“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看中了“三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和“三国”旅游的市场潜力。
有学者统计,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3万余座关帝庙,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关羽崇拜经久不衰。
韩国人最了解的中国历史典籍当数《三国志》,甚至有韩国朋友开玩笑说“没看过《三国志》就不算男人”。韩国家长还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三国志》熟悉英雄们的雄心、智慧、人格及信念,树立人生坐标。韩国企业更是把《三国演义》中的方略运用于企业管理,将诸葛亮、关羽和曹操推为实践伦理经营的优秀人物,因为诸葛亮光明正大、公私分明,关羽则是忠诚度高、固守公平竞争原则的代表,曹操被视为推行开放经营和人才经营的第一人。
日本人对“三国”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中国人,存在一股持续不衰的“三国”热文化现象。日本人自发组织的“‘三国’迷俱乐部”有上百个,甚至有些日本游客手持《三国志》,按图索骥来中国旅游。
如此庞大的“三国”文化群体,蕴藏着多大的市场潜力?曹操高陵在安阳被发现之后,学者裴钰算了一笔账,比照和曹操墓有一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每年200万人次的参观人数,曹操墓每年最低估计会给安阳带来4.2亿元的收益。“这个数字还是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的保守推算”。
如果按照裴钰的算法,“三国”文化中最精彩的洛阳会有多少潜力有待挖掘?!
协作发展共打“三国”旅游牌
当外地的“‘三国’旅游大战”已经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洛阳似乎一直没有太大的动静。
有关文化学者认为,随着曹休墓的发掘,洛阳在“三国”历史上的地位陡然上升,这无疑给洛阳旅游业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洛阳完全可以趁势而上,把“三国”作为洛阳的一个品牌做强做大,从而带动洛阳旅游业的发展。
其实早在2007年,国内“三国”旅游资源集中的城市就曾以“三国”文化带动旅游发展进行过探索。当年6月1日,洛阳、许昌、成都、南京、亳州、汉中、襄樊、南阳等城市的旅游局负责人聚会许昌,就“三国”文化旅游区域协作问题进行研讨,并达成《中国三国文化旅游区域协作宣言》,决定联手推动“三国”文化旅游的发展。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三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其影响源远流长。许多广泛流传的俗语,耳熟能详的故事,鲜活多彩的人物,令人叹为观止的谋略,脍炙人口的诗文,伴随着演义小说、电视剧目等形式的传播,越来越受到华人世界及东南亚及日本、韩国等国民众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极具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
据与会的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三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与会各方同意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广泛互动、相互支持的协作发展格局,促进产品的延伸和提升,着力打造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强的完整性、良好的增长性的国内外“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其具体做法是:通过景区的合理串接,制定互惠互利的优惠政策,建立“三国”文化旅游无障碍旅游区;各方将采取联合旅游网站链接、会展相互推介等方式,加强联合宣传促销,树立“三国”文化旅游区域协作整体形象和统一品牌;积极组织相互间的学习考察、旅游推介等活动,增进交流与互动;各城市间将逐步构建区域协作会议制度等。
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洛阳“三国”品牌
有关人士认为,面向未来,洛阳要利用现有优势,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洛阳“三国”文化旅游品牌。
有网友建议,借曹操墓和曹休墓发掘的高关注度,建一座“三国”名人馆,重点推出与洛阳有渊源的“三国”名人。利用《三国》中的著名故事,邀请著名影视公司来洛阳拍影视剧。此外,复原“三国”时期部分古建筑,复原部分汉魏古城,进一步提高洛阳知名度和在中外游客中的影响力。
曹休墓西边是东汉帝陵,东边是金谷园,周边还有许多汉魏遗址,王恺认为,这些在空间上构成汉魏文化的系列,可以建成“汉魏风骨园”,其中可以搞建安七子群雕、三曹诗歌小品,展示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绿珠跳楼、洛阳纸贵等文化名人和故事传说,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精品。
有关专家建议,把洛阳的东汉、三国、西晋历史文化遗存串连起来,组织一条旅游线路,这条线路可以包括以下景点:关林,汉魏洛阳故城的阊阖门、铜驼大街,位于邙山的曹休墓、埋葬魏文帝曹丕的首阳陵、埋葬魏明帝曹叡的高平陵,洛神传说的发生地洛浦公园,更远还可以把曹休墓附近的大汉冢、二汉冢、汉光武帝陵等东汉皇陵和西晋皇陵,白马寺,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东汉太学遗址、灵台遗址,西晋辟雍遗址和辟雍碑等列入旅游线路。
洛阳的“三国”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品位和档次都比较高,关林为国家4A级景区,汉魏故城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出“三国”旅游牌,可以利用汉文化圈对“三国”故事耳熟能详的优势,把洛阳众多高品位的历史文化景点进行组合串联,丰富洛阳历史文化的旅游内容,增加洛阳旅游对韩国、日本游客和海外华人的吸引力,促进洛阳的入境游发展。
同时,还可与省内许昌、安阳、焦作等地的“三国”景点进行串联,推出河南“三国”旅游线路,甚至还可以与全国“三国”旅游线路进行组合。
大家还建议,积极申报“‘三国’文化之乡”,并在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三国”文化研讨会,让世人了解洛阳在“三国”历史的重要地位和洛阳“三国”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进而在国内外叫响洛阳“三国”旅游的品牌。
“有这么好的资源优势,洛阳不搞好包装推广,实在太可惜了。”有关专家说。(记者 孙利华 张亚武)
洛阳的“三国”遗存
汉魏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市区东约15公里,与偃师市、孟津县相毗邻的伊洛平原上。近几年,随着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实施,阊阖门、铜驼大街、东北城墙等一批曹魏都城遗址陆续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林
相传东吴杀害关羽之后,怕刘备起兵报仇,遂以木匣盛关羽首级送往洛阳,企图嫁祸于曹操。曹操识破其计,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将关羽葬于城南,关林传说即为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如今的关林前为祠庙,后为墓冢,总面积约百亩左右。
与其他地方的关庙不同,关林是全国唯一“冢、庙、林”三祀合一的所在。2006年,关林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它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曹魏皇陵
曹魏政权历文帝、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五帝,共计46年。曹魏皇陵实有两座,即魏文帝曹丕的首阳陵、魏明帝曹叡的高平陵。文物工作者认为,首阳陵在今偃师首阳山上,高平陵在今汝阳县境内。
曹魏正始八年墓
该墓位于今涧西区中信重机公司院内、涧河西岸。1956年7月,省文物工作二队对其进行了清理,这是我市最早发现的有确切纪年的曹魏墓。正始系齐王曹芳之年号,正始八年即公元247年。如今,该墓被搬迁复原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墓中出土玉杯在洛阳博物馆新馆展出。
阿斗墓
阿斗是刘备儿子、三国蜀后主刘禅的小名。蜀国灭亡后,刘禅被押到洛阳,封为安乐公,他的子孙和旧臣50多人被封侯。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刘禅死于洛阳。在今城东北17.5公里的翟家村东北,有地俗称阿斗小城,专家认为可能就是刘禅的墓地,可惜墓已废。
曹休墓
曹休系曹操的族子(同族兄弟之子),被曹操待若亲子,经常跟随曹操征伐,因功累迁征东将军、征东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公元228年病逝于洛阳。
曹休墓位于孟津县送庄镇三十里铺村东南,大汉冢东汉帝陵陵园东侧,朱仓东汉帝陵陵园西侧,连霍高速公路南侧。其墓葬东西长50.6米,南北宽21.1米,深10.5米,其中墓道长达35米,最宽处达9米,可见墓葬规格之高。
曹休墓是有明确纪年或有墓主人姓名记载的曹魏时期贵族墓葬的首次发现,成为首个曹魏时期的标志墓葬。曹休墓的发现,对《三国志》等文献具有印证意义,丰富了今人对三国时期这个著名人物的了解;而曹休墓在东汉陵墓区域内,也为人们认识东汉陵墓和曹魏墓葬的分布区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张亚武 整理)
“三国”简史
“三国”即曹魏、蜀汉、东吴,大致存在于公元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
公元189年,震惊朝野的董卓之乱爆发,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在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中,一代枭雄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不得不放弃荆州,退守北方。
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后占据荆州的刘备夺取益州,而孙权则从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魏”,东汉王朝灭亡,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时期。次年,刘备于益州登基称帝,国号“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公元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权尽落于司马氏之手。公元263年,掌握了军政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蜀汉后主刘禅率众在成都出降,蜀汉灭亡。公元266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的傀儡皇帝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武帝大举南下伐吴,孙皓出降,东吴灭亡。(孙利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