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河北岸、邙山脚下,有一座古寺,在宁静悠远的钟磬木鱼声中,送走了600余个春夏秋冬。这就是位于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的龙泉寺。
滴水观音像
龙泉寺山门
在洛河北岸、邙山脚下,有一座古寺,在宁静悠远的钟磬木鱼声中,送走了600余个春夏秋冬。这就是位于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的龙泉寺。
菩提道场数度重修
龙泉寺共有两处菩提道场,分为龙泉前寺和龙泉后寺。
龙泉前寺俗称前寺,位于寺沟村口。据有关资料记载,前寺始建年月不详,其单体建筑数量众多。由于前寺规模和名气都很大,故而当地居民把寺院以东统称为前寺沟。如今,由于人为及自然灾害,除4孔窑洞尚存外,前寺其他建筑已毁灭殆尽。
沿着古老的公式溪沟蜿蜒而入约1公里,在寺沟温泉池畔便可与龙泉后寺不期而遇。龙泉后寺俗称后寺。据《偃师县志》记载,约公元1380年,释元长老在此选址修建寺院,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重修。
寺内现存明代重修龙泉寺碑,该碑通高约3米,基座已不知去向。碑额雕刻有祥云图案,正中竖题“重修龙泉寺”字样。碑身残为两截,碑文系行楷字体,很多字迹已模糊不清,依稀可辨寺院的渊源、修建、重修情况。
距此不远处有一通刻立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的重修山门碑,首身一体,圆首,额题“流芳百代”,碑身正中竖刻“重修山门碑”字样。
此外,寺内还有康熙年间古龙泉寺石刻,以及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刻立的修缮龙泉寺碑。由此可以想见,龙泉古寺当初名气不小,影响深远,规模较大,建筑也甚可观。
寄胜觞咏河洛佳话
据相关碑刻及文史资料记载,至清末民初时期,龙泉后寺总占地1万多平方米,中路建筑自南向北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西侧建一座二层石楼,为寺院藏经阁;寺院外东侧有一温泉池……
鉴于古龙泉寺独特的环境和佛教文化优势,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偃师知县卢道悦在温泉池北面建起了有名的龙泉书院,并规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寺前温泉池畔举行除灾求福的集会活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卢道悦又增修“寄胜亭”,将之作为觞咏之所。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文人雅士在弯曲的公式溪水旁举行雅集,在溪水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停住,谁就喝酒吟诗……众多文人雅士定期在此雅聚,诗文书画歌颂不绝,堪称河洛文坛佳话。
书院经历了200余年的辉煌之后,于民国时期改名为温泉初级小学,时至今日,昔日的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
居士合力重建大殿
民国时期,龙泉寺或改建、或拆除,至20世纪50年代,古寺旧貌几近全无,仅存藏经阁。最近十几年,来自东北的刘居士合众居士之力建起了天王殿和大殿。
新建的天王殿占地30多平方米,内供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及韦陀护法大将。大殿占地200多平方米,系高台建筑,内部正中供奉有三方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佛像高2米多,庄严凝重,慈祥肃穆。大殿东侧建有一座六角亭,内塑立一尊高达6米的滴水观音像。此外,寺院内还遗留有一残经幢,高约70厘米,八面体,刻写有《心经》。
如今的龙泉寺规模虽不如古龙泉寺,但寺内僧人依然晨昏礼佛诵经,焚香拜佛,严守戒律,广交善缘,逐渐恢复这座古寺固有的佛家底蕴。(李秋展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