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张丽敏每天6时30分准时到新加坡肾脏基金会开始工作。半个小时后,20名需要透析洗肾的患者将在这里接受治疗。和往常一样,张丽敏和同事要提前将所在中心的治疗设备先进行检查和消毒。
张丽敏(右)与患者合影 (受访者供图)
这几日,张丽敏每天6时30分准时到新加坡肾脏基金会开始工作。半个小时后,20名需要透析洗肾的患者将在这里接受治疗。和往常一样,张丽敏和同事要提前将所在中心的治疗设备先进行检查和消毒。
张丽敏来自洛阳,2008年,她只身一人去了新加坡。
张丽敏说,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个小时,最近中心患者多,比以前更忙,经常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面对每天忙碌而紧张的工作,她说,工作虽然比以前忙得多,却比之前开心。因为她工作的中心有了越来越多中国护士,大家在异国他乡一起奋斗、互相鼓励,让她感觉自己的逐梦之路也没那么辛苦了。
刚到新加坡时,在这里工作的中国人还很少,沟通不畅,加之没什么朋友,让张丽敏倍感孤单。她说,2007年从新乡医学院高级护理专业毕业后,她在国内的医院里工作了一年多,通过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然而到新加坡后,还要从基础护士做起。新加坡的基础护士就像国内医院里的专业护工,要想成为注册护士,必须顺利通过新加坡护理局组织的登记护士考试和注册护士考试。
为了尽快通过考试,刚到新加坡的3年里,张丽敏每天白天工作,晚上在图书馆学习。虽然业余时间都在学习,但起初,语言不通还是困扰了张丽敏许久。后来,她开始尝试多与患者沟通,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家庭情况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在3年的时间里,张丽敏的工资由最初的每月1000多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5000多元)翻了两倍多,也与很多患者成了朋友。
从2013年开始,张丽敏渐渐发现,身边来新加坡工作、创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她工作的中心里,中国护士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有一些还是她的老乡——洛阳人。她说一个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如今,新加坡大街小巷的中餐馆多了起来,连各式各样的中华小吃都能找到。
张丽敏说,这是“一带一路”带来的改变。有了这么多家乡人的陪伴,她更坚定了要在新加坡继续追逐“白衣天使”梦的决心,也很开心有这么多人与她同行。(洛阳晚报记者 李雨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