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九月,钱惟演被贬到汉东郡(今湖北随州)。次年,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相继调离洛阳,“钱幕集团”作为一个文学社团不复存在。但是,他们与牡丹、与洛阳的故事,并未结束。
欧公别洛图 聂剑帆 画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九月,钱惟演被贬到汉东郡(今湖北随州)。次年,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相继调离洛阳,“钱幕集团”作为一个文学社团不复存在。但是,他们与牡丹、与洛阳的故事,并未结束。
泪眼愁肠先已断
钱惟演的父亲,即吴越末代国王钱俶去世后,葬于西京洛阳。钱惟演向主政的刘太后提出要担任西京留守,理由是洛阳为父茔所在。钱惟演到任后,在洛阳建了一座庄园,名为白莲庄,并将全家迁到白莲庄,打算终老于此。
但是,钱惟演没想到,在明道二年九月,他被贬到汉东郡,任崇信军节度使。《邵氏闻见录》说:“钱相谪汉东,诸公送别至彭婆镇,钱相置酒作长短句,俾妓歌之,甚悲。钱相泣下,诸公皆泣下。”彭婆镇在洛阳南郊,设有驿馆。本来离开洛阳向南的第一个驿馆是龙门驿,幕僚们应在这里与钱惟演话别,但是大家依依不舍,于是向南又送了几十里,置酒悲歌,洒泪而别。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春,钱惟演北望洛阳,作《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从中可以窥见,一贬汉东,对于钱惟演打击巨大。他在这里,每日借酒浇愁,不久去世,归葬于洛阳。
开图若见故人面
景祐元年三月,欧阳修调离洛阳,到汴京任职。次年春,洛阳牡丹进贡到皇宫后,欧阳修参加宋仁宗举行的赏花宴会,再一次看到洛阳牡丹,非常激动,他回想起在洛阳看牡丹的情景,作了《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首先论述了“洛阳牡丹甲天下”。他说:“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接着,他记述了牡丹在洛阳人心中的地位:“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他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云云。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洛阳牡丹记》记述了牡丹名品24种,记录了洛阳牡丹花开时赏花的风俗,还说到了花农的生活、花农的技术、花价、牡丹花进贡种种情形,可谓面面俱到,使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北宋时洛阳牡丹花开的盛况。
十年后,有一位洛阳画家赠给欧阳修一幅洛阳牡丹画,欧阳修写了《洛阳牡丹图》长诗,其中写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
洛阳牡丹开名园
“钱幕集团”主要成员苏舜钦,在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隐居苏州,购得五代时节度使孙承右之池馆,傍水建亭,广植牡丹、芍药和竹林嘉树,以“濯缨沧浪”之典故取名沧浪亭。
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诗,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苏舜钦借其句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牡丹、芍药分别购自洛阳、扬州,梅尧臣赋诗道:“洛阳贾牡丹,江都买芍药……栽培动经年,风雨便成昨。”苏舜钦和诗道:“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沧浪亭牡丹开出娇艳的花朵,苏州人开始认识到牡丹之美,富人们争相引种洛阳牡丹。不久,客居苏州的赵郡人李英系统总结了沧浪亭等园林的牡丹花品,写成了《吴中花品》一书,共记述苏州牡丹名品42种。
“钱幕集团”另一个主要成员富弼,离开洛阳后,成为朝廷重臣,担任宰相多年。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富弼退居洛阳,他修建的“富郑公园”雅静而优美,广种牡丹。“富郑公园”内,建筑物较多,但均被小桥流水、南北两座假山和一大片竹林隔开,故不显单调驳杂。园径小路时而曲折,时而笔直,使各处建筑浑然一体。登上高耸的四景堂或卧云堂,园内风光尽收眼底。(郑贞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