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是我市不少社区的例行做法。随着新学期开始,不少孩子结束了假期实践活动,完成了特殊的寒假“作业”。“社区托管”模式下的假期实践活动有哪些形式?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和提升?
【形式二】与辖区相关机构联合,推出特色亲子活动
10岁的王雅文家住涧西区重庆路二社区,今年寒假,开在社区里的少儿图书馆成了她最喜欢去的地方,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少儿图书馆的书籍定期更新,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还和辖区一家绘画机构联系,请他们派专业老师教绘画、手工等,效果不错。”该负责人说。
瀍河区龙泉社区与郑州铁路局洛阳职工培训基地联合成立的“两代人活动站”已经运转近3年了,过年期间举行猜谜语比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动脑筋解难题……
【形式三】引导开展志愿者活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引导孩子和辖区志愿者一起参加活动,也是不少社区的做法。寒假期间,涧西区长安路三社区的志愿者们帮小区打扫卫生、陪伴慰问孤寡老人、组织文艺演出等,每次社区都会通知辖区的孩子们一起参与,并要求活动结束后写出心得体会。
西工区八一北路社区、涧西区上海市场社区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分派“任务”,对小学二年级以下的孩子,一般安排参加爱国教育讲座和安全知识讲座,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志愿者会带他们为独居老人读报和陪伴聊天,组织他们打扫卫生,有序摆放自行车等。
3、“社区托管”模式下的假期实践活动,如何常办常新?
在采访中,一些社区的负责人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由于工作人员有限,没有专人负责假期实践活动,导致活动经常是“老三样”,时间长了,孩子们失去新鲜感,参与度就会降低。“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安全,活动期间全程陪伴,指指点点,让我们很苦恼,希望家长能多一些信任和理解。”一名社区主任说。
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师成曦认为,“社区托管”模式下的假期实践活动,密切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增加居民的归属感,较好地体现了社区服务的宗旨。对孩子们来说,实践活动能够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培养爱心、责任心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品德。
“如何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的服务面,是社区需要考虑的方面。”成曦说,社区可以通过“借力”增加服务人员数量,比如发动高校志愿者、管理比较规范的社会团体等;在活动细化方面,可以多组织一些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活动,比如利用辖区的单位资源实现互动,在“角色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洛阳晚报记者 李岚 实习生 何西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