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退休多年,但74岁的孙致礼依然作息规律,早上5点多起床散步,晚上10点入睡,以保证一天中有几个小时精力充沛用于翻译。骑了十几年的自行车、早已斑驳的桌椅板凳,他和老伴儿还照用不误。
|
孙致礼认真查阅资料 |
|
虽已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退休多年,但74岁的孙致礼依然作息规律,早上5点多起床散步,晚上10点入睡,以保证一天中有几个小时精力充沛用于翻译。骑了十几年的自行车、早已斑驳的桌椅板凳,他和老伴儿还照用不误。
在他家书房中的一个书架上,所有书的编者或翻译者中都有一个名字:孙致礼。诸多名著译作、专著、教材,承载了他半个多世纪的年华,为众多读者打开了透视异域文明的窗子。
在国家遭遇严重经济困难的时期,18岁的孙致礼走进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校门,尽管那时物质匮乏,但他的大学生活仍被书香浸透。
1963年,他偶尔看到英文版的《傲慢与偏见》,在被书中独特笔调吸引的同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扎根:有朝一日,我要把它翻译成中文。
毕业后,孙致礼留校任教,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979年8月,《译林》杂志编辑部向他约稿,他抓紧时间翻译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译作——美国短篇小说《爱情的安乐窝》。从此,他一发不可收,又翻译了很多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那个多年前扎根的念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强烈。
1988年,已译出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等名著的孙致礼多次向杂志社申请,终获同意翻译《傲慢与偏见》。随后,他用了两个月时间仔细钻研原作,阅读前人的注释、作者的传记及有关该书的文学评论,之后才开始翻译。
“全书译出21万字,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译完交稿。”孙致礼说。新译本于1990年出版,于1994年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
这样的结果,孙致礼的老伴儿、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唐慧心并不奇怪,因为孙致礼有自己的原则:在翻译中,力求每个字、每个标点都达到完美;为了原汁原味地译出一句话、一个词,哪怕走在路上、躺在床上,都要思考琢磨。
孙致礼追求翻译的完美,为此孜孜不倦。目前,《傲慢与偏见》译文已有6次较大的修订;仅在2011年至2015年,他就对《呼啸山庄》译文修订了3次。
从1979年至今,孙致礼共翻译世界名著10余部,加上各类译著、专著、教材,作品达30余部,广受读者赞誉。近期,他正在翻译《瓦尔登湖》,桌案上的《英汉大词典》因翻看频繁已经破旧。
作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致礼的翻译工作多是在紧张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余完成的。2004年9月,孙致礼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时代在发展,翻译无止境,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为读者翻译几本好作品。”孙致礼说。(洛阳日报记者 苏楠 实习生 宋嘉璐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