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都,山水如画,花开如锦,近悦远来,文行如春,武行如秋,一时多少俊杰!杨玉环在这里慢慢长大,她貌美如花,才艺无双。
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杨氏门。面对前来献花的诸多东都才子,美女心归何处?
邻家有女初长成
像很多贵族女孩一样,杨玉环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当她十五岁时,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乐舞女工无所不精……她的芳名已传遍洛阳。
熟悉牡丹、使用牡丹是洛阳女儿的必备素养。花开时节,她和女伴们去祭花神,采鲜花插云鬓,也会采摘牡丹做女儿茶,做胭脂,做香囊。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是杨玉环十五岁的生日,杨家在自己宅园的牡丹园中,为玉环举行笄礼。笄礼,是大唐女性的成年礼。《朱子家礼·笄礼》说:“女子许嫁,即可行笄礼。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笄礼由母亲担任主人,来宾选择姻亲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笄礼参礼者以女性为主。主人、正宾、赞者、赞礼、摈者和执事由女性担任。
杨玉环的三个堂姐已分别在前年和去年举行过笄礼,这三个堂姐都是杨玄珪的女儿,在两《唐书》等史书上分别被称为杨大姐、杨三姐、杨八姐。原因是杨氏是个大家族,杨玄琰兄弟三人的同族堂兄弟众多,他们子女也众多,其排序是同辈人中从长到幼排列的,并且出生时夭折者也排在内。从这个规律看,杨玉环可能排行第九,被称为杨九姐。
杨玉环还有一个堂妹,从杜甫的诗分析,她的名字可能叫杨玉月,比玉环小一岁。杨玉月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杨怡的父亲杨志诠和杨玄琰兄弟三人的父亲杨志谦是亲兄弟。杨怡夫妇在其女儿出生后不久,双双病故,临终托孤于杨玄璬,成为杨玄璬的养女。
杨玉环的父母已不在,主持笄礼的只能是她的婶母。那么,在杨家姻亲妇女中“贤有礼者”都有哪些呢?首先是长宁公主,她是唐中宗第四女,下嫁给杨慎交,杨慎交是杨玉环的族叔,其宅在洛阳惠训坊。按照唐代的礼制,笄礼要请近邻中的贵族妇女,她们是住在同一个里坊的朝鲜公主高氏、相邻里坊的万年县君杜氏等。
群英相聚少一人
唐代是个开放的社会,女子举行笄礼仪式,实际上也是一次展示女子之美的活动,允许远亲近邻中的男女老少观礼。
杨玉环的芳名早已传遍东都,来的青年才俊很多。因为在笄礼之日,女子可以向自己中意的人公开示好。张埱、贾至和一批东都国子监的学生来了,他们都是杨玄珪的学生,杨玄珪是国子监的司业(副校长),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张埱是已故宰相张说的小儿子,他住在杨氏宅园西边隔两个里坊的康俗坊。贾至是礼部侍郎贾曾之子,他家在温恭坊,位置在今安乐村原洛阳师范学院院内。
隔壁泉氏的一群公子们都来了,但恰恰少了泉氏公子中最优秀的泉毖,他的母亲就是前来赞礼的朝鲜公主高氏。按年龄算,泉毖已二十五岁,应该是杨玉环最理想的伴侣。假如这样,历史将要改写!
泉毖在哪里?我真的不忍心告诉你。泉毖比玉环大十岁,他是看着玉环长大的。玉环才艺双全,在十岁以后,就应该有人登门求婚,她的第一个追求者是谁?近年,洛阳邙山出土的《泉毖墓志》帮助我们初步揭开了这个历史之谜。
墓志解读发现,泉毖作为玉环的邻家兄长,他爱上了这个邻家女孩,可能多次催促父母向杨家求婚。但是,他的父亲泉隐不同意,因为太原公王日韦(wěi),早已看上泉毖,欲将女儿嫁给他。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初五,泉隐夫妇和泉毖到达长安参加千秋节(玄宗生日),住在他们在长安的住所,位置在兴宁里。千秋节上,玄宗给泉毖赐婚,令其娶王日韦之女,婚礼定在重阳节。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泉毖想娶的是玉环,但又不能抗旨拒婚,于是于九月初四,在兴宁里自杀身亡。其父母万分悲伤,葬其子于邙山泉氏家族墓园,泉隐亲自为其子写的墓志说:“何知百龄倏忽,五福之验无徵;一代英灵,九泉之悲俄及!”
杜甫莫非爱玉环
泉毖比玉环大十岁,泉毖生前,玉环年龄还很小,她不可能对任何人产生爱情。但泉毖的死,她肯定很伤心。
实际上,当十五岁的玉环产生朦胧爱情的时候,走进她心扉的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杜甫,字子美,大唐帝国未来的诗圣。这是一个荒诞猜想吗?
实际上,笄礼之日,杜甫来了!他是陪着他的养母万年县君杜氏来的,也是杨家特意请来的。让我先放下玉环的笄礼,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来宾。因为他的一生沉浮,都与杨家有不同寻常的关系。
杜甫生于太极元年(公元712年)二月十二,出生地是巩县,比玉环大七岁。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周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杜甫的母亲是清河人,在杜甫三岁时去世。杜闲的妾卢氏,非常刻毒,于是杜甫的姑父裴荣期、姑母杜氏将小杜甫接到洛阳抚养。裴荣期出生于显赫的河东裴氏家族,时任济王府录事参军,其妻杜氏被封为万年县君。按杜甫《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元河南志》等史料所载,裴荣期夫妇的府邸在仁风坊。此坊临近圣善寺的北门,与圣善寺南门所对的杨氏宅园距离甚近。
裴荣期夫妇将杜甫视同己出,幼时两人亲自教其识字读书。杜甫幼年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十五岁时,杜甫入东都国子监,杨玉环的叔父杨玄珪正是他的老师。这时,他已名满洛阳,“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李邕、王翰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杜甫和杨氏五姐妹都很熟悉,对她们都很欣赏。十九岁时,杜甫离开洛阳,开始漫游天下,当时玉环只有十二岁。三年后,他回到了仁风坊,正赶上玉环的笄礼。因为上巳节是女儿节,是洛阳女儿举行笄礼的固定日期。在上巳节前突然回来,这是巧合吗?(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