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我市通过省文物局审批的7个民办博物馆中,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非常特别。这是因为该博物馆展出的所有青铜器,都是工匠自己制作的。
|
铜车马模型 |
|
在日前我市通过省文物局审批的7个民办博物馆中,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非常特别。这是因为该博物馆展出的所有青铜器,都是工匠自己制作的。这些“刚出炉”的青铜器和出土文物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某些外地博物馆还到这里定制复制品,作为文物的替代品进行展示。此外,市民在这里还能实地欣赏烟云涧青铜器制作这个“非遗”项目。
古老技艺已成省“非遗”
近日,《洛阳晚报》记者来到了位于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的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2010年年底,该博物馆在此落成,如今已是我市41个民办博物馆之一。
烟涧村是一个以制作仿古青铜器闻名全国的古老村落,该村制作青铜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夏、商、周时期,烟涧村一带就被王室列为祭祀的宝地,也是青铜器祭器的烧制地,附近曾出土夏代的青铜斝(jiǎ)、青铜爵、商代的“子申父己”铜鼎和青铜车等文物。
20世纪60年代,烟涧村开始研究仿古青铜器制作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规模。如今,仿古青铜器工厂、商店和市场在烟涧村随处可见。该村生产的青铜器工艺品远销海内外,使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仿古青铜器第一村”。
2011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馆长方长站正是这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之一。
市民可现场观看青铜器的制作
方长站告诉记者,在古代,青铜铸造工艺主要分合范法和失蜡法两种。“烟涧村的仿古青铜器采用的是传统的失蜡法,整个制作过程均为手工操作,要经过16道工序才能完成。”方长站说。
随后,方长站带记者来到一个地下室,工人们正把融化的蜡油浇灌到一个青铜鼎的模具里制作成一个个蜡模——这些模具也是工人们按照一些古代青铜器制作的。
方长站介绍,接下来,在做好的蜡模上覆盖厚厚的石膏,然后送到土制的高炉中加温烧烤,蜡模融化流出后,再将融化的铜汁浇灌到石膏模具中,待其冷却后,再去掉外面的石膏壳,一个个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就诞生了。
由于青铜器的制作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半个月到20天,市民们来参观时也许只能看到其中某一道工序,所以,该博物馆在2楼展厅分别展出了青铜器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市民可通过它们了解青铜器的制作。
仿古青铜器,足以“以假乱真”
“刚出炉的青铜器只是毛坯,还得经过打磨、抛光、上蜡、做旧等工序,才能成为成品。”方长站说,仿古青铜器好看不好看,关键在于做旧,而做旧这道工序是各个青铜器工厂最保密的工艺。记者看到,馆内展出的仿古青铜器,像极了出土文物。
“我们不仅给一些企业、个人制作青铜器工艺品,一些博物馆也请我们按照青铜器文物制作复制品,作为文物的替代品进行展出,以便更好地保护文物。”方长站说。
-温馨提示
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地址: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从市区开车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
开放时间:每天8时30分至17时30分
咨询电话:68533168 (洛阳晚报记者 王澍 通讯员 方长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