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本报刊发长篇通讯《那山,那水,那沟,那碑》,率先报道已故栾川县潭头镇原副镇长马海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省级和中央媒体的极大关注。如今,学习马海明,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四有”干部活动正在全市深入开展。本报今日刊发本报记者、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采访组成员、全省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李三旺,本报特约记者、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采访组成员李艳的采访体会文章,带您进一步了解马海明、学习马海明。
编者按
6月11日,本报刊发长篇通讯《那山,那水,那沟,那碑》,率先报道已故栾川县潭头镇原副镇长马海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省级和中央媒体的极大关注。如今,学习马海明,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四有”干部活动正在全市深入开展。本报今日刊发本报记者、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采访组成员、全省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李三旺,本报特约记者、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采访组成员李艳的采访体会文章,带您进一步了解马海明、学习马海明。
|
马海明(左二)向有关领导介绍重渡沟(资料图片) |
|
|
马海明(左一)考察重渡沟(资料图片) |
|
这些天来,我多次前往栾川县城、潭头镇和重渡沟风景区,采访了20多位马海明同志生前的同事、重渡村村民等,写出了大量报道。
每一次采访,我总能听到大家对马海明事迹动情的诉说;每一次采访,总会有一个又一个的生动故事出现,似乎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随着采访的一步步深入,我对马海明的敬意一次次加深,马海明的精神也一次次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坚韧不拔的马海明
5月20日,我接到采访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的任务,当天就到了栾川县。栾川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对我说,重渡村党支部书记贾文献和马海明关系最好、感情最深,建议将他列为第一个采访对象。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我欣然同意。
不巧的是,我打电话给贾文献时,他说村里有个小伙子结婚,他正在帮忙,实在脱不开身。“我吃过午饭就回去,你们可一定等着我,千万别走啊!”贾文献在电话里说。
我答应一定等他回来。接着,他又着重强调了一句:“中午我一定不喝酒,不会耽误你的采访,相信我。”
我当时就被他说的“不喝酒”感动了。婚宴上哪有不喝酒的?这是咱农村的传统习俗。而在贾文献的心中,马海明的分量超越这种习俗。
贾文献没有食言,午饭后就来了,也真的没有喝酒。
“贾书记,听说你跟马海明的感情最深,说说吧。”我们围坐在他家幽静的小院里,开始了采访。
贾文献点了根烟,低着头狠狠吸了几口。当他抬起头时,我看到,眼泪在他眼眶里直打转。他没有说话,而是站起来,走到旁边的水龙头下洗了把脸,回来又点了根烟,吸了两口就扔到地上用脚踩灭,然后说了一句:“海明哥这辈子,值了!”说着,那一直在他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夺眶而出。
就这样,贾文献一边抹着泪,一边回忆着他与马海明朝夕相处的一幕幕场景:在外地考察时,为了省钱,他们曾露宿街头;考察景区环线时,他们曾险些被山上的滚石夺命;菩提树下,他们曾为了一个细节争得脸红脖子粗……
感谢贾书记,让我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的马海明。
|
洛阳日报记者李三旺和特约记者李艳在重渡村采访 韦海涛 摄 |
|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马海明
从贾文献家里出来,我们遇到了在景区开旅游观光电瓶车的村民赵金山。他对我说:“我今天不做生意,你们想去哪儿,我就送你们去哪儿,不收钱。”刚开始我有些纳闷,后来才知道,赵金山和贾文献有着几乎一样的经历。
来到村民王顺兴老人的家中,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开发重渡沟时,马海明一天到晚扎在沟里,晚上没事,他喜欢叫上几个人到王顺兴家里打扑克牌。每次打牌,马海明总会说:“咱不赌钱、不赌酒,谁输了谁在炕上翻跟头。”
我问王顺兴,马海明打牌技术咋样?他笑着说:“几乎每次都是他输,他一翻跟头,大家就鼓掌,有人说他翻得不标准,他就再翻一个。”
王顺兴接着说,有一天,大家打过牌,马海明找到他说:“顺兴哥,看在我天天给大家翻跟头的份儿上,就相信我一回,把农家宾馆建起来吧,真的能赚钱。”
原来,马海明是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信任自己,建农家宾馆走上致富路。当时,我突然想起了臧克家先生写的那首诗:……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感谢王顺兴,让我看到了一个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马海明。
为百姓办事一碗水端平的马海明
采访潭头镇旅游办主任王宝伟的那天,下着大雨。我没想到,除了王宝伟之外,还来了六七个人,他们都是马海明当年在潭头镇工作时的同事。他们说,重渡村的老百姓不忘马海明,潭头镇的老百姓也不能忘了马海明。
王宝伟告诉我,马海明当副镇长时主抓城建工作。那年,镇上要拓宽街道,前排的房子要拆,但因为补偿问题难以推进;住在后排的群众则盼着前排早点拆,那样自己的房子就可以临街成为商铺。有人为此编了个顺口溜:一排哭,二排笑,三排瞪眼扒不到。
当时,镇里的赔偿资金也不宽裕,眼看着工作进行不下去,镇领导急,群众更急。就在这时,马海明想了一个点子,问题迎刃而解。
马海明说:“前排群众的损失,让后排群众补出来,这事就能解决。”
马海明这么一说,大家豁然开朗。于是,马海明和镇里的干部一起来到群众家里,一商量,群众点了头。
王宝伟说,他后来问马海明,咋就想出了这么个好点子?马海明告诉他:“其实也不难。后排群众沾了光当然高兴,可也不能让前排群众吃了亏。一碗水端平,群众就认可。”
感谢王宝伟,让我看到了一个为百姓办事一碗水端平的马海明。
在百姓心中重千斤的马海明
2011年5月7日,马海明同志因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在追悼会上,重渡村的父老乡亲来了,栾川旅游系统的工作人员来了……1.8万人的送葬队伍,把这个豫西山区小镇挤得水泄不通。
当年8月,重渡村村民捐资80多万元,在重渡沟景区为马海明建起了纪念园,竖起了铜像,立起了功德碑。
说起当年捐资的事,村里的贺金涛老人泣不成声。那天采访时我问他为啥这么动情,他哭着说,那天自己也拿着钱去捐了,但就是因为自己晚去了一小会儿,村干部说“钱够了,不用再捐了,你的心意海明领了”。
贺金涛说,他当时很伤心,“海明兄弟一心想着帮沟里的群众致富,可他在重渡沟干了好几年,自己却没落着一砖一瓦,他是为了啥?如今他走了,我想拿点钱,对他说声谢谢,竟没能如愿”。
让贺金涛老人欣慰的是,他虽然没能捐款,但马海明纪念园就建在他家附近。他告诉村干部:“我家离纪念园近,那我就抽空拿块毛巾去给海明兄弟擦把脸吧!”他说到这里,我泪如雨下。
感谢贺金涛老人,让我看到了一个在百姓心中重千斤的马海明。
用采访和报道向马海明致敬
这些天来,马海明的影子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浮现。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朴,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拿自家的钱开发重渡沟,出手是那么的“阔绰”;他固执,执着开发重渡沟,“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
这些天来,我也在不停地问自己,我还能为马海明做些啥?为洛阳的发展做些啥?我想,马海明同志还有许多感人的事迹还没有挖掘出来,没有报道出来,我要继续到栾川县去,去采访马海明的故事,去宣传他的高尚品质,去树立他应有的形象。
采访、报道,或许是一名记者致敬马海明同志的最好方式。(洛阳日报记者李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