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本报刊发长篇通讯《那山,那水,那沟,那碑》,率先报道已故栾川县潭头镇原副镇长马海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省级和中央媒体的极大关注。如今,学习马海明,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四有”干部活动正在全市深入开展。本报今日刊发本报记者、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采访组成员、全省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李三旺,本报特约记者、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采访组成员李艳的采访体会文章,带您进一步了解马海明、学习马海明。
马海明的魅力
因为采访马海明的先进事迹,最近多次到栾川县重渡沟景区。最初是带着工作任务去,到后来则完全是被马海明“拓荒”重渡沟的故事深深吸引。
有人问我:采访了这么多次,准备了这么多资料,还有什么事情没写到?
沉思良久,我告诉他:为了开发重渡沟,马海明经历了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每次去采访,老百姓都会有故事讲给我们,但新闻作品不可能把这些故事都写进去,只能选择其中的几个部分、一些片段、个别场景。所以,并不是哪些事情没写到,是没有写好、写透马海明与群众之间那种令人动容又久久不能忘怀的感情。
有一种感情叫支持采访
第一次到重渡沟采访,我们遇到了在景区开电瓶车的赵金山。金山大叔听说要采访马海明的事情,就开电瓶车为我们提供方便。话不多,但是热情周到。
后来才知道,开发重渡沟时金山大叔常常跟马海明在一起,两人感情笃深,所以我们才会受到这种礼遇。
采访对象庞西敏也不是善于言辞的人。他讲到为开发竹产品帮助群众致富,当年他跟着马海明到浙江省安吉县考察,长途车、小客车、三轮车来回折腾,四处打听。后来买了两大包竹产品,三个人轮流扛着。重渡沟竹子特别多,我跟一个同事说,马海明的坚韧和执着就跟这重渡沟的竹子一样,将来要办事迹图片展的话应该把竹子元素体现进去。
庞西敏这时插话:“需要竹子就到我家竹园里砍。”
我们明白,这种慷慨是因为马海明。
村民陶竹是热情开朗的人。她说:“我第一次见到海明哥是来重渡沟相亲的时候,听说有个镇长住在村里开发旅游,我就去看了看,印象最深的是他穿个黄胶鞋,鞋前头还破着大窟窿。”在陶竹眼里,镇长应该是穿皮鞋的。后来陶竹嫁到了村里,马海明曾鼓励她:好好干!别看现在穷,将来旅游发展好了,叫你住上楼房,开上汽车!
“现在我们真住上了楼房,开上了汽车,可是海明哥却不在了……”陶竹说。
陶竹家就住在菩提树下,以后见到过几次,她总是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还有一次,我正跟村民聊天,她从背后跑过来蒙住我眼睛。
我明白,这种亲近也跟马海明有关。
有一种感情是“不叫他镇长”
在重渡沟采访时我发现,很多人都不称呼马海明镇长。
“陶竹”们称呼马海明为海明哥,小一辈的称呼海明叔,还有一部分人直呼其名:海明。
王顺兴老人对马海明的称呼最特别。“我就叫他老马。”王顺兴说。“马镇长比你大吧?”我问。“他属小龙我属虎,我比他大三岁。”王顺兴脱口而出。“我叫他老马,他叫我王哥。”他的话让一群人开怀大笑。
重渡沟离马海明工作的潭头镇政府大约40里地,他的家也在镇上。开发初期,马海明嫌离家远,就常借宿群众家中,后来才有了办公场所。用村民贺金涛的话讲:马海明就是吃百家饭、住百家屋,在村里搞旅游开发的。
“俺们吃啥,他吃啥!也不嫌俺们的床铺不干净。”另一名村民讲。
忆起这段时光,村民们很开心。
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朝夕相处,马海明跟村民结下了深情厚谊,才能使村民在多年后还能清楚记得他的年龄、属相和音容笑貌。
有一种感情叫无从表达
在重渡沟采访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马海明,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重渡沟群众常常怀着感恩之心怀念和评价马海明。
陶竹说:“马镇长好在哪里我也说不上来,反正他调走时俺村人都是流着泪送他,不舍得他走。马镇长看起来普通,可他是真正了不起的干部。我知道有很多很好的先进人物,可是我们没有真正接触过。我们了解马镇长,心里觉得他就是最好的干部!”
村民叶长峰说:“马镇长有多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是国家干部,端着公家的铁饭碗,开发不开发重渡沟他都不会少发工资。可他硬是做了数不清的难开发咱重渡沟,还押上自己的房子。就凭这一点,你说咱重渡沟的人能不记着他的好吗?”
潭头镇干部王宝伟说:“你说马镇长有多好,我也总结不到位!但是那年去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时,我就一下子想到马镇长。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有伟大精神的人。”
说完马镇长的好,村民们常常还会说,现在家家都过上好日子了,马镇长却不在了……(洛阳日报特约记者 李艳)